10月A股震荡上扬,其中上证指数月末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创下十年新高。节奏上,10月上中旬,资金从AI、半导体等前期热门成长板块撤离,转向银行、煤炭、贵金属等低估值、高股息的防御性板块。市场风格呈现“成长+价值”的博弈状态。10月下旬,科技成长板块阶段性反弹,AI、半导体等赛道重拾活力。
当前市场呈现“主线清晰但轮动加速”的特征,对投资者的产业前瞻能力提出高要求。财联社VIP王牌自营《风口研报》凭借“产业趋势前瞻+题材轮动预判+潜力公司深度拆解”核心能力,在10月行情中捕捉多轮热点,为投资者厘清主线的掘金逻辑,具体来看:
技术迭代驱动:如AI视频(荣信文化)、800G光模块(联特科技)、AI存储(佰维存储),均受益于“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变革”。
国产替代刚需:如半导体材料(东方钽业)、超硬材料(四方达),在“海外技术限制+国内产能突破”的背景下,具备明确的替代逻辑。
政策/场景催化:如AI电力基建(博盈特焊)、充电桩(通合科技),受益于“行业政策支持 +下游场景放量”的双重驱动。
接下来就结合近期的优质案例,来盘点如何利用优质资讯快速掌握市场热点。
【一】月内飙涨超6成!Sora2有望重塑传媒业成本结构与价值范式,这家公司有望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5年9月30日,OpenAI正式推出其第二代视频生成模型Sora2,并同步上线了面向大众的AI短视频社交应用SoraApp。此次迭代标志着其定位从“实验性模型”升级为大众化产品。
相较于初代模型,Sora2引入了真实物理引擎,支持浮力与碰撞模拟,并实现了写实、动漫等多种风格的输出、多镜头连续性以及音视频同步生成。其独特的Cameo功能,允许用户将个人形象与声音植入AI生成的视频中,显著增强了应用的可玩性与社交属性。
栏目基于对Sora2技术拐点的深刻理解,在10月8日覆盖“AI视频”方向,精选研报系统梳理投研逻辑。通过技术变革、应用落地、投资维度三大框架,揭示AI视频产业的技术底层逻辑:
【技术变革:重塑成本结构与价值范式】Sora2通过物理引擎、多风格生成及音视频一体化技术,将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新成本曲线起点”。生产门槛与成本骤降推动影视、广告、科普等领域效率提升,但内容供给激增下,用户注意力将向优质内容集中,核心IP与精品制作能力公司的内容价值有望重估。
【应用落地:消费级社区与流量重构】OpenAI推出SoraApp,效仿TikTok竖屏模式并加入二创功能,打造“AI内容社区”以激发用户创作与分享,形成网络效应。此举加速AI视频商业化,未来企业跟进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带动抖音、小红书等产业链流量重分配,创造新增长机遇。
【投研维度:模型迭代与内容新范式】投研逻辑分两层:一是OpenAI模型迭代推动估值达5000亿美元,相关合作企业受益;二是AI重构内容生产范式,微短剧、剧集、动画、电影、剧本等领域因生成成本降低而供给充沛,但优质内容需求持续上升,价值重估空间显著。
本文提及荣信文化,其在10月下旬迎来一波强势拉升,截至31日收盘,其区间最高涨幅达到64.81%。
【二】刷新年内高点!手握100G-800G高速率光器件量产能力,这家“新锐”有望享受AI算力链需求红利
AI时代正推动光模块产业迎来多维度积极变化,市场空间面临显著扩张机遇。目前,海外科技大厂坚定投入AI算力,Capex仍处上升周期。
10月22日20:18《风口研报》发文覆盖“光模块行业新锐—联特科技”,公司:
【高速光模块技术梯队成型】联特科技深耕光模块领域,已形成100G-800G高速率产品矩阵,400G光模块批量发货,800G小批量交付,1.6T产品完成送样测试。参考新易盛路径,公司正从电信市场向数通市场切换增长引擎,800G/1.6T光模块作为AI资本开支核心品类,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超200亿美元,技术迭代驱动长期成长。
【海外产能与客户双轮驱动】公司凭借交付能力、性价比及马来西亚工厂(2023Q4投产)的海外产能优势,已积累NOKIA、Arista等优质客户。2024年马来西亚联特营收1.84亿元,2025H1达2.09亿元,净利润4453万元,验证海外扩张能力。境内外“双中心”布局进一步支撑市场开拓。
【估值与业绩增长预期】华泰证券王兴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8/2.25/4.02亿元,对应PE 115.51/55.32/30.94倍。高速率产品放量叠加海外客户拓展,业绩有望实现15.76%/108.82%/78.80%的同比增长,估值随业绩释放逐步消化,价值凸显。
10月28日、29日,联特科技迎来连续2日的强势拉升,区间最高涨幅达38.26%。
【三】AI算力革命催生光器件高景气度,前瞻挖掘行业“新军”选手,9日大涨38%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AI)技术爆发式增长与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激增的双重驱动下,通信光器件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而东田微作为国内光学元器件领域的新锐力量,凭借“成像+通信”双轮驱动战略,正成为这一赛道中的关键“新军”选手。
10月15日13:36《风口研报》精选“东田微”公司研报并展开深度梳理,公司主要逻辑看点主要聚焦于:
【光学赛道核心受益者:AI驱动通信光器件增长】东田微聚焦光学赛道,受益于AI及数据中心需求激增,通信光器件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公司产品矩阵覆盖成像类(红外截止滤光片、棱镜)与通信类(光隔离器组件),精准匹配5G、AI算力建设需求。
【双轮产品战略:成像+通信协同发力】成像类聚焦高端手机市场,研发高强度超薄蓝玻璃滤光片、旋涂滤光片等,抓住智能手机回暖机遇扩大产能;通信类从单线扩展至多品类,实现光通信全场景覆盖,产能充沛,直接受益于高速光模块需求爆发。
【三大核心优势构筑护城河】优势一:先发整合光器件产业链,如光隔离器上游法拉第旋转片供需紧张时,垂直整合能力凸显;优势二:全系列产品矩阵覆盖接入网至核心网,技术领先于WDM滤光片、分光片等高端器件;优势三: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5Q2研发投入1215.3万元,同比增62.4%,巩固技术壁垒。
【业绩高增与估值性价比凸显】国盛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3/2.5/3.8亿元,对应PE 54/28/19倍,业绩进入释放期。公司凭借稀缺的光器件头部地位、全场景产品矩阵及持续研发投入,有望在AI算力浪潮中实现估值与业绩双升。
文章发布后,东田微持续走强,并于10月27日创下年内新高,9个交易日最高涨幅达38.18%。
以上为本栏目近期表现,受限于文章篇幅,若需了解更多优质研报涉及的其它上市公司投资逻辑,
请点击进入本栏目详情页查阅,立即前往>>>
特别提示:本栏目为内容资讯产品,并非投资建议,栏目发布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及栏目作者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