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提升,Q3净利增速明显加快;
②盈利改善主要得益于提高核心部件自供比例和推动全球产能转移;
③展望后市,公司称Q3新业务订单增长迅猛。
面对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该看哪些?重大事项公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重点是啥?公告里一堆专业术语不知道算利好还是利空?请看财联社公司新闻部《速读公告》栏目,我们派驻全国的记者们将于公告当晚为您带来准确、快速、专业的解读。
财联社10月30日讯(记者 黄路)海外营收占比继续上升,中联重科(000157.SZ)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增逾两成,公司拟发行港股可转债助力全球化战略。
今晚,中联重科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56亿元,同比增长8.06%;归母净利润39.20亿元,同比增长24.89%,扣非净利润26.44亿元,同比增长20.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66亿元,同比增长137.31%。
报告期内,中联重科海外市场提升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境外收入达213.13亿元,占总营收57.36%,公司海外制造基地实现全品类产品覆盖,并持续拓展欧洲、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市场网点,德国二期、匈牙利工厂建设加速,欧洲本地化供应链体系初步成型。
Q3单季中联重科实现营业收入123.01亿元,同比增长24.88%。其中境内收入48.02亿元,同比增长12.87%;境外收入74.99亿元(注:Q3单季境外收入占比约60.96%),同比增长34.01%,归母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增长35.80%。
国内市场方面,复苏态势已从挖掘机传导至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传统优势板块。公司履带吊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等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混凝土机械受益处于电动化政策推动,存量设备电动化替代更新提速。行业预计未来三年搅拌车市场需求总量约8万台,电动搅拌车渗透率有望升至90%。
据中联重科方面介绍,土方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以矿山机械为例,公司百吨级矿挖国内市占率第一;具备纯电、混动、拖电三位一体的成套新能源动力方案;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已具备“车—路—平台—云”全栈交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国资委近期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目标到2030年培育营收超30亿元、市值超300亿元的机器人本体龙头企业。
中联重科自2024年起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已具备软硬件一体化全栈自研能力,推出多款自主研发样机,发布了“云谷具身智能大模型”和工具链。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如行星关节模组、摆线关节模组、减速器、控制器、电机等均为自主研发,并建有上百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数十台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厂作业。
同日,公司公告拟在港股市场发行不超过60亿元可转债,资金将全部投入研发创新与海外体系建设,进一步支撑“相关多元”与“全球化”战略推进。此外,通过条款设计,中联重科本次H股可转债的利息预计将显著低于公司境外信贷融资成本,能够降低财务费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