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国内的脑机研发更加注重在技术创新与安全伦理之间寻找平衡,呈现出一种多元路径并进、应用场景“百花齐放”的景象;
                                    ②在尚未发现更优的电极材料之前,脑机接口技术可能很难迎来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③当下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现有技术转化为能稳定、可靠解决临床刚需的产品。
                                            《科创板日报》10月30日讯(记者 黄修眉) 上交所近日公布了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本届委员会以连任委员为主体,在第二届咨询委员58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名至60人。

本届委员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链主企业、国家部委机关等,以连任委员为主,同时重点增补了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的专家,委员来源广泛,包括科研院所、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国家部委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从公布的名单来看,不少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高管出现在候选人名单。包括中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天合光能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纪凡、华润微董事长何小龙、恒瑞医药执行副总裁张连山、沪硅产业常务副总裁李炜,以及中控技术实控人、战略与技术顾问褚健等。
一批近年来因科技兴国而被大众熟知的知名科技公司创始人、企业家也赫然在列。包括宇树科技创始人、CEO兼CTO王兴兴,强脑科技创始人兼CEO韩璧丞,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银河通用机器人创始人兼CTO王鹤等均榜上有名。
除机器人、AI行业之外,来自半导体、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卫星通信等领域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高管、专家学者在第三届委员会成员中的占比也显著提高。
例如,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究员、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刘红军,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究员、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呼卫军,两位除是航空航天学界专业人士外,亦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人。
除上述企业界、学界、科研界人士外,投资机构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已连续两届入选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
此外,名单中还有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张新,副总裁张建华等。
据悉,上交所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自组建以来平稳运行,在科创属性研判和科创板建设等方面切实发挥了专业支持作用。
为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和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等相关精神,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上交所持续优化咨询委运行机制、提升咨询委效能、丰富专家资源,按照相关制度规则和程序,产生了第三届咨询委委员名单。
据了解,咨询委委员将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要求,以个人专家身份兼职参与咨询委工作,主要就发行上市审核工作中的企业科创属性、业务与技术相关事项等提供咨询意见,为上交所板块建设和相关规则制定提供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