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90后姐妹花执掌50年“老店” 破伤风龙头三度冲刺上市 | IPO直通车
科创板日报 梁又匀
2025-10-27 星期一
原创
①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这是其第三次冲刺上市。
②江西生物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用破伤风抗毒素(TAT)供应商,在中国TAT市场份额已连续18年保持在50%以上。
创投风向标
关注

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2025年3月开始,由《科创板日报》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IPO直通车”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IPO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直通车”,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IPO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直通车”将是您洞悉IPO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

《科创板日报》10月27日讯(编辑 梁又匀)近日,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西生物”)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这已是其第三次冲刺上市,也是其从A股转赴港股后的第二次尝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江西生物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用破伤风抗毒素(TAT)供应商。在本次招股书中,江西生物更新了最新的业绩。

数据显示,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9970.4万元,同比增长12.96%;同期净利润为3683.8万元,同比增长118.02%。据江西生物表示,2025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销售增加,尤其是公司出口菲律宾、埃塞俄巴销售额增加明显;而净利润的增加则得益于销售推广开支减少、海外市场的扩张。

细分领域龙头,垄断全国出口

2019年至2024年全球人用抗血清市场需求复合年增长率为4.9%,预计到2028年将增加至8.21亿美元,年均增速可达到19.1%。而中国市场同期增速也达到了5.9%,预计到2028年将继续增加至1.32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9.9%。

按2024年销量计,江西生物在中国、全球市场份额可达到65.8%、36.6%。据悉,江西生物在中国TAT市场份额已连续18年保持在50%以上。

据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江西生物年营收分别为1.42亿元、1.98亿元、2.21亿元,年均增速达24.7%;同期利润分别为2646.8万元、5548.1万元、7514万元,年均增速达到68.5%。

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窘境”始终存在。据悉,2022年至2024年期间,江西生物人用TAT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3.9%、93%及93.3%。

为此,江西生物持续加码海外发展。2024年,江西生物的人用TAT总销量为2540万支,中国销售1320万支,海外出口销售1220万支。到了2025上半年,公司人用TAT总销量为1220万支,在中国销售580万支,而海外销售达到640万支。

由于海外出口销售以间接销售、原液供应等形式完成,其营收贡献占比始终不高。2025上半年,中国国内销售收入为7145.2万元,占比74.7%;而海外销售为2422.9万元,占比仅为25.3%。不过据历史数据来看,该出口比例已达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江西生物人用TAT已出口至亚洲及非洲的逾30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出口量的近100%,几乎垄断了该领域的海外市场。

本次上市,江西生物计划将融资用于进一步开发公司的抗蛇毒血清产品,覆盖蝮蛇、五步蛇等。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建设并拓展新的生产基地、优化生产技术,在江西吉安、内蒙赤峰拓展新的生产厂、产线。而为了进一步开发、生产马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产品,公司还将饲养部分马匹等。一部分资金也将在销售领域被用于招聘新的销售及营销人员。

国企改制后,由90后执掌

江西生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69年。当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江西分所在江西省成立。1984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江西分所由吉安地区医疗卫生器材修配厂接管,并接受吉安地区卫生局监管,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维修、医疗设备制造及医院床单加工。1985年3月,吉安地区医疗卫生器材修配厂改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并更名为吉安地区健康实业公司。此后十余年内,吉安地区健康实业公司历经多次改名,最终成为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

至2002年7月,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由敬伟和姜雪最终控制。为了服务融资、上市等后续规划,2017年12月,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又进一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从公司历史变革不难看出,这是一家由国企改制演变、发展而来的现代生物制药公司,有着超50年的研究历史。敬伟和姜雪从国资手中收购了江西生物后,随着一系列股权转让、代持调整,至2015年10月公司的主要股权已转移到其长女敬玥手中。只不过彼时的敬玥仍在美国读书。

直至2016年,大学刚刚毕业的敬玥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深圳金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负责监督公司整体管理工作。仅1年后,敬玥便进入了江西生物担任董事。

不过相较于一上来就担任重要管理岗位,此时的敬玥更像是挂职或提前了解公司业务。因为在2018年、2019年间,敬玥陆续完成了广东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美国管理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的学习、资格获取。

2022年1月,29岁的敬玥正式执掌江西生物,成为公司董事长。同时,敬玥还兼任公司旗下研发子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除了敬玥外,其妹妹敬瑞华也于2024年加入江西生物,出任董事一职,负责公司人事、董事会技能组合等工作。目前,姐妹俩在管理公司的同时,还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管理学、金融学相关学位。

为了“辅佐”年轻的90后董事长,核心管理层名单中,2002年就加入公司的总经理姚晓东、2019年加入公司的副总经理李长青都是当前公司的重要支柱。此外,还有两位在投融资、企业管理经验超十年的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公司战略发展建议和投融资建议。

但与不少家族企业类似,递表上市的前两年,江西生物执行了多次大额分红。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江西生物完成分红8620万元和4080万元,且分红金额均大于当年公司的全年净利润。

分红落地的同时,江西生物曾率先尝试冲刺新三板上市。然而在收到了监管一连串围绕集团运营、财务、产品、历史股权变动的反馈意见后,2024年8月江西生物主动撤回新三板申请。

据江西生物解释称,其董事认为港交所作为国际认可的上市平台,可协助公司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拓展全球业务,加强公司业务前景、提升竞争力和知名度。因此决定从新三板撤回,并转赴港股上市。

公司融资历史显示,江西生物曾在2020年至2022年完成3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为0.9亿元。但参与其融资的多名股东并非传统投资机构,而是与敬玥家族有着一定的间接股权关联的企业。在首次递交招股书时,曾有多篇报道指出,此举存在股权过于集中、规避港股上市要求外部持股达到一定比例的嫌疑。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