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活体肌肉驱动的生物混合机器人 | 每日全球科技要闻
2025-10-27 星期一
原创
①欧盟将核聚变列为2026年战略优先事项,计划推动欧洲首批核聚变电站建设,增强能源独立和安全。
②欧洲研究团队实现量子密钥分发120公里远距传输突破。
③日本H3火箭成功发射,新型货运飞船HTV-X1首飞空间站。
科技前沿资讯
关注

1 欧盟将核聚变列为2026年战略优先事项

欧盟委员会在2026年工作计划中将核聚变列为核心优先,计划提出战略推动欧洲首批核聚变电站建设,以增强能源独立和安全。相关举措包括欧洲竞争力基金、ITER项目支持、欧洲创新法案、欧洲研究区法案及地平线欧洲2028-2034框架等。计划还将优化跨境创新公司制度和风险投资环境,旨在提升欧洲在能源和技术领域的自主权与全球竞争力。

2 欧洲研究团队实现量子密钥分发120公里远距传输突破

丹麦技术大学和捷克帕拉茨基大学研究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采用连续变量QKD系统,在保留全部经典数据传输信道的同时,实现了120公里的安全密钥传输,创下新纪录。该系统利用高斯调制相干态与超低损耗光纤,通过优化调制方差有效抑制噪声,无需依赖额外滤波或专用波长分配。研究表明,该方法性能优于传统离散变量QKD系统,且更易融入现有光纤网络,为未来实现长距离、高安全的量子通信网络提供可行路径。

3 日本H3火箭成功发射,新型货运飞船HTV-X1首飞空间站

日本航天局10月26日成功发射H3火箭,将新型HTV-X1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首次执行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任务。HTV-X1是“鹳”号飞船后继型号,运载能力更强,可为货物供电并支持低温样本运输,计划与空间站对接六个月,并开展三个月在轨技术验证。此次发射是H3火箭连续第六次成功飞行,标志新型主力火箭成熟,为日本太空运输能力和全球商业发射竞争力奠定基础。

4 德国物理学家研发出全球最小像素,助力AR/VR显示技术突破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物理学家利用光学天线创造出世界上最小的发光像素,仅300×300纳米,但亮度与传统5×5微米OLED像素相当。这一技术可在一平方毫米内实现全高清显示,使微型显示器可集成在眼镜或便携设备中。通过在天线顶部引入绝缘层,研究团队解决了电流分布不均导致短路的问题,实现纳米像素在环境下稳定工作两周。下一步计划提升效率并扩展RGB色域,为微型显示器和AR/VR设备开辟新应用。

5 全球首条动态无线充电高速公路在法国试运行

法国在A10高速公路部署全球首条动态无线充电路段,允许电动汽车在行驶中直接充电,无需停车。该1.5公里试点由VINCI和Electreon等牵头,峰值功率超过300千瓦,适用于乘用车、公交和重型卡车。动态充电可缩小电池尺寸、降低成本,并助力电动货运脱碳。项目将收集可靠性和成本数据,为未来在欧洲乃至全球推广高速公路电动充电提供参考。

6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活体肌肉驱动的生物混合机器人

哈佛医学院团队正研发由活体肌肉细胞驱动的机器人,将骨骼肌与心肌整合到合成结构中,实现弯曲、收缩和自我生长。研究使用3D生物打印、静电纺丝和微流体等技术精确排列细胞,并通过营养和模块化支架延长寿命。下一代生物混合机器人有望适应环境、自动修复,并应用于医疗、服务和高性能任务,标志着机器人从钢铁与电池向活体系统的转型。

7 IBM在传统芯片上实现量子纠错突破

IBM宣布其关键量子计算纠错算法已能在AMD通用FPGA芯片上实时运行,并且速度达到所需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可通过普通、成本较低的硬件辅助实现更稳定的计算,有助于解决量子比特易出错的问题。该成果也比IBM原定研发路线提前一年推进。此举将有助于量子计算向商业化迈进,并加强IBM在与微软、谷歌等竞争者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8 DeepMind推出AI代理Dreamer 4,可在虚拟世界中自主学习

DeepMind推出的Dreamer 4是首个在可扩展世界模型中完成复杂任务的AI代理,可在离线视频数据中学习,不需实际操作环境。该模型通过强化学习在虚拟场景中优化行为,首次在Minecraft中挖到钻石,展示了在复杂长序列任务中自主学习的潜力。这种方法有望加速机器人训练,提高物理世界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并可利用互联网视频扩展常识性理解。

9 韩国研究团队开发软体机器人OCTOID实现伪装、移动与抓取

韩国研究团队开发了软体机器人OCTOID,其双层设计结合胆甾型液晶弹性体(CLCE)的动态变色活性层与坚硬透明层,实现可逆、可编程的形状变形和伪装。OCTOID模块化腿部可执行定向移动、抓取物体并适应环境色彩,抓取能力可达腿重30倍。实验显示其在循环使用中稳定可靠。研究人员指出,热响应速度和材料重量仍是挑战,未来优化将提升多功能软体机器人的自主性与实用性。

10 美国AIA与科尔尼发布报告《战略本地化:强化美国航空航天与国防供应链》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AIA)与科尔尼公司联合发布报告指出,近60%的航空航天与国防公司正探索将生产回流美国,其中15%已行动。报告强调,通过本地化和混合生产、投资人才培训、推动人工智能、自动化及增材制造、确保关键矿产供应并优化小企业参与机制,可提升供应链韧性、保障技术主权并创造高薪岗位。同时,协调网络安全、战略储备和两用技术,以增强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与危机应对能力。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