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久日新材:前三季度光敏剂收入增超20倍 光刻胶产能处于爬坡期|直击业绩会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
2025-10-27 星期一
原创
①赵国锋表示,2025年1-9月,公司光刻胶的收入为112.84万元,同比增长15.46%;
②公司光敏剂的收入为578.68万元,同比增长2034.11%;公司表示,2025年1-9月,光引发剂销量17866.99吨,同比小幅上升。
科创板公司面面观
关注

《科创板日报》10月27日讯(记者 吴旭光) 今日(10月27日),久日新材召开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该公司董事长赵国锋、公司总裁解敏雨等核心管理层集体出席,针对投资者关注的光刻胶业务进展、光引发剂市场表现、半导体材料研发及市值管理等热点问题逐一回应。

“下游需求端始终打不开,公司有哪些举措提高光刻胶销量?”业绩会上,投资者率先抛出光刻胶业务的核心疑虑。对此,久日新材董事、副总裁张齐表示,光刻胶产品验证周期较长,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但尚未明确具体放量时间表。

从久日新材公布的产品数据来看,光刻胶业务仍处于爬坡期。“2025年1-9月,该公司光刻胶的收入为112.84万元,同比增长15.46%;其光敏剂的收入为578.68万元,同比增长2034.11%。”赵国锋表示。

去年11月19日,久日新材发布公告,该公司投建大晶新材年产4500吨光刻胶项目”完成建设,具体为年生产面板光刻胶4000吨和半导体光刻胶500吨,并于2024年11月19日起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对于该项目最新进展,久日新材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郝蕾仅表示“按计划推进”,并未提及批量生产进展。

事实上,光刻胶产能的释放主要根据客户的认证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下游客户对光刻胶产品的验证周期通常长达1-2年,需完成多轮性能测试等环节才会逐步放量,这也引发市场对该公司产能释放节奏的持续关注。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光刻胶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一方面,久日新材目前生产的光刻胶型号主要为半导体i-线光刻胶、发光二极管g-线/h-线光刻胶和面板光刻胶,国内已有多家同行业公司,行业竞争激烈,比如飞凯材料、雅克科技、南大光电等;另一方面,飞凯材料等还在高端ArF、KrF光刻胶研发上持续突破。

相较之下,久日新材的产品定位略显“尴尬”,面临“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高端产品尚未突破”的局面。

对此,赵国锋表示,一方面充分发挥光刻胶原材料(如PAC系列产品)优势,推动所有核心原材料国产化,降低成本并保障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瞄准国内仍依赖进口的“高品质i线光刻胶”,依托技术积累开发差异化产品,避开中低端红海市场。此外,该公司光刻胶新产品正等待中试量产验证结果,后续将根据验证情况加速商业化落地。

久日新材主要从事光引发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光引发剂业务在2025年表现稳健。

业绩会上,久日新材财务总监马秀玲介绍,2025年1-9月,光引发剂销量17866.99吨,同比小幅上升。同时,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光引发剂在手订单充足”,为全年业绩提供保障。

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环比持续增长,预计全年业绩较 2024 年大幅改善。毛利率方面,马秀玲解释,毛利率上行主要得益于光引发剂价格调整、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长、自产产品产量提升及内部节能降耗,公司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持续维持毛利率稳定,但未披露具体合理波动范围。

不过,2025年公司精细化工品收入下滑,解敏雨表示,主要原因是因苯甲酸产品同行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导致利润亏损,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该业务策略。此外,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折旧1.24亿元。针对投资者关注的“扣除折旧后实际净利润”,公司未直接回应,仅表示折旧数据供市场参考。

对于光引发剂价格走势,赵国锋表示,2025年光引发剂主要产品价格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近五年历史相对底部区域。需求端则受益于新能源车与PCB行业的持续发展,公司相关品种增长良好,是拉动光引发剂业务的驱动力。

公司特种光引发剂落地方面,久日新材方面表示,已形成规模销售。业绩会上,郝蕾进一步表示,UV LED用光引发剂、大分子光引发剂、可见光光引发剂及部分特殊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阳离子光引发剂等仍在持续研发中,丰富产品矩阵,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