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海、北京、深圳、湖北等地的专项基金密集宣告成立并迅速投入运作,基金规模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
②今年以来,北京百亿机器人基金出手次数已经超过十次。
《科创板日报》10月26日讯(记者 郭辉)本周(10月20日至10月26日),共6家冲刺科创板IPO企业更新进展。
健信超导、沐曦股份两家公司本周成功过会并提交注册;未来材料、电科蓝天、泰金新能更新审核状态为已问询,其中,泰金新能将在10月31日二次上会;好盈科技申报科创板IPO获受理。

沐曦股份IPO过会
10月24日,国内高性能通用GPU产品领军企业沐曦股份IPO申报成功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沐曦股份作为尚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后续若成功上市,将进入科创板成长层,成为科创板"1+6"改革举措落地后又一典型案例。
沐曦股份此次IPO拟募资39.04亿元,主要投向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凸显我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坚定决心。
沐曦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维良拥有20余年芯片研发经验,曾长期就职AMD,担任AMD数代GPU设计及产品线的全球总负责人,主导15款高性能GPU产品量产,包括RDNA和CDNA架构的关键研发。
沐曦曦云C500训推一体GPU于2023年6月回片、2024年2月实现正式量产,截至2025年3月31日,沐曦GPU累计销量已超过2.5万颗,据问询函披露,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在手订单14.3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2倍。
沐曦股份是国内首批具备GPU芯片设计能力和商业化落地能力的企业之一,集群性能方面,其自研的MetaXLink可实现2-64卡多种互连拓扑,在智算集群的线性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较强的产品表现;软件生态方面,其自主构建的MXMACA软件栈兼容GPU行业国际主流CUDA 生态。商业应用方面,该公司正在研发和推动万卡集群的落地,目前已支持128B MoE大模型等完成全量预训练。
沐曦股份盈利能力近年来有所提升,2025年1-3月,该公司毛利率为55.26%,较2024年的53.43% 提升1.83%。与此同时,随着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沐曦股份亏损幅度收窄,2025年1-6月实现利润总额-1.83亿元、净利润-1.8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减亏64.28%和63.74%。根据公司给出的前瞻测算,将最早于2026年达到盈亏平衡。
健信超导过会 许氏家族控制59.92%表决权
10月21日,健信超导也顺利过会,该公司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高场强超导磁体的厂商之一。此次IPO拟募资7.75亿元,用于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以及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
招股书显示,在超导领域,健信超导已形成包括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在内的产品矩阵,成为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以装机量口径统计,健信超导2024年MRI设备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国内企业第二,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健信超导实控人为许建益,由许建益及其子女组成的许氏家族,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此外,A股上市公司宁波韵升持有健信超导8.72%股份,宁波韵升自1995年专业从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中国主要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通用电气中国旗下通用电气医疗创业投资(杭州)有限公司亦持股3.10%。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健信超导分别实现营收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2.52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463.50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3191.84万元。
好盈科技IPO申报受理 拟募资19亿元
好盈科技在本周申报科创板IPO并获受理,该公司是一家无人机动力系统制造商,主要从事无人机动力系统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并大力布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动力系统。其产品包括一体化动力系统、电控、电机、螺旋桨,可用于多旋翼、单旋翼、复合固定翼、常规固定翼等无人机等。
好盈科技无人机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影视拍摄、安防监控、地理测绘、工业巡检、航模运动、教育培训等领域。目前,该公司已启动面向适航的大型eVTOL动力系统的研发,并实现中小型无人eVTOL动力系统量产和销售。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各期,好盈科技营业收入分别达4.68亿元、5.46亿元、7.38亿元和5.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88.85万元、9418.07万元、1.52亿元、1.39亿元。
此次冲刺科创板IPO,好盈科技拟募资19.60亿元,用于高端动力系统智能产业园项目(一期)、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建设。
张捷、刘友辉二人合计控制好盈科技70.95%的表决权,并共同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泰金新能即将再次上会 业绩受下游锂电铜箔企业周期影响
泰金新能在今年8月上会阶段被暂缓审议后,于本周更新进展,将于10月31日二次上会。
泰金新能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陕西省财政厅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22年至2024年,泰金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10.05亿元、16.69亿元和21.9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63.71万元、1.38亿元和1.83亿元。在2025年上半年,泰金新能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17.31%;扣非归母净利润1.02 亿元,同比增长16.18%。
交易所上市委现场问询中,关注泰金新能业绩下滑风险。对于2024年订单大幅下滑,泰金新能解释称,主要因2024年下游锂电铜箔企业受行业周期性调整影响,扩产速度放缓,导致公司电解铜箔装备的新签订单与发货金额双双下滑。
而在今年上半年,因在手订单中部分客户完成试运行及验收,实现收入同比增长。泰金新能表示,展望市场预期,公司所处的电解铜箔设备赛道正迎来行业下行周期。
第三方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铜箔设备市场规模达200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较快增长;但2024至2026年国内铜箔行业将进入调整阶段,新增产能扩建项目预计大幅缩减,直接导致铜箔设备市场需求收缩。
体现在订单上,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7月,泰金新能电解成套装备新签订单金额分别为26.30亿元、16.90亿元、1.56亿元和4.68亿元,呈现断崖式下滑后再反弹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