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大指数均处先抑后扬,而半导体+商业航天+CPO+PCB+消费电子等热点比较活跃。展望后市,中国银河表示,短期来看,四中全会的召开为A股市场提供新一轮的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有望有效提振市场信心,相关板块或将获得投资者的重点关注。
目前行情最怕追涨杀跌,唯有在踩准题材切换的节奏,才能收获更合适的盈亏比,而拥有专业的资讯能有效助力,帮助投资者以“前瞻”的视角了解市场异动原因。普通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没有一手资讯、有资金却找不到题材风口的情况。
为解决以上痛点,本栏目应运而生,既有“前瞻热点”及“市场重大信息追踪”,更能提供全网首发的独家资讯。近期,栏目结合政策预期、涨价动态前瞻梳理出了商业航天、脑机接口、量子信息、有色等行业的投资线索。
以脑机接口为例,栏目在10月13日、10月16日、10月22日持续发文梳理行业要闻,受政策利好带动,商业航天在10月24日大涨,栏目前期提及的中国卫星、上海沪工等多家上市公司收获涨停。详情如下:
【一】商业航天异军突起?栏目前瞻把握政策预期,10月持续跟踪该主线,多家公司本周五涨停
消息面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相较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本次公报新增了航天强国。商业航天概念受此消息提振在10月24日全天表现强势,航天科技、中国卫星、航天长峰、航天智装等十余股报收涨停。
此外,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江苏天兵航天科技已经完成IPO辅导备案将启动IPO进程,此前自自今年7月29日蓝箭航天宣布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后,屹信航天、中科宇航、微纳星空、国星宇航等先后启动了上市辅导工作,众多商业航天企业启动IPO有望带动国产商业火箭和低轨卫星发射提速。
栏目基于政策预期,自10月以来持续跟踪梳理商业航天方向的进展,多次梳理产业链的投研逻辑并提及业内优质上市公司,其中上海沪工、中国卫星等公司震荡走高。详情如下:
10月13日13:44栏目结合“江苏地质号”卫星发射升空这一动态,火速发文《机构称政策推动低轨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展》引用分析师观点点评卫星互联网方向的投研逻辑。
据民生证券认为,各国在深空探索、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尝试势必会对全球商业航天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如火箭运载能力的提高和可回收技术的进步等。随着商业火箭技术不断成熟,商业火箭有望迎来常态化发射,火箭箭体、测运控、燃料供应商将迎来发展机遇;2024年卫星互联网产业测进展确定性强,板块历经深度调整后当前位置布局机会明确。短期来看前端运载火箭技术及其相关产业链有望率先受益,同时航天器领域的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将有望依托商业航天进程提速而加速放量,中长期维度随着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下游应用侧相关环节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此后在10月16日,获悉“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后,栏目火速发文《又一卫星发射成功,机构称商业卫星产业即将进入需求侧牵引与供给侧支撑双向发力的新阶段》进行点评。据银河证券表示:
卫星物联网将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两大新质生产力有机串联,产业闭环逐步成型。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将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从上游制造向下游应用端延伸,这意味着商业卫星产业即将进入需求侧牵引与供给侧支撑双向发力的新阶段,产业闭环有望成型。卫星物联网依托天基网络,可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全球范围实时追踪与数据传输,能精准补齐低空经济的通信短板。卫星物联网已成为串联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两大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纽带,推动二者实现深度耦合与协同发力,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参与企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上市公司中,中国卫星积极参与国网星座,千帆卫星等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主要参与星上部分载荷、太阳电池、地面信关站基带处理设备以及各类通信、导航终端产品的研制及配套供货。栏目于10月13日、16日两度提及该公司,其震荡多日后,在10月24日收获涨停。

10月22日栏目再发文《2025年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指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市场化、资本化的新阶段。
栏目敏锐察觉到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热情高涨,相关概念股获机构密集关注,一场围绕“星辰大海”的投资浪潮正悄然兴起,于是再度点评业内优质公司,提及上海沪工,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沪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商业卫星总装集成、航天产品核心部件设计及制造等服务。
上海沪工的股价持续震荡,在10月24日收获涨停。

【二】头部公司持续布局量子计算方向!栏目敏锐指出行业处于“规模化应用前夜”,已有公司持续拉升大涨43%
近期,量子计算成为国内外政府重点关注的科技前沿领域,英伟达等头部算力厂商也持续布局量子计算领域。机构指出,量子计算目前处于规模化应用前夜:通过梳理全球主要国家量子信息领域战略规划、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战略方向及量子计算核心硬件订单、采购合同变动情况得出量子计算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拐点,行业极有可能2027-2029年迎来大规模应用。
栏目敏锐察觉量子计算行业处于“规模化应用前夜”后,于10月14日发文《国内外重点关注的科技前沿领域,该技术目前或处于规模化应用前夜》梳理出行业的“看点”。
长江证券指出,诺奖授予量子隧穿,有望推动量子计算产业加速发展。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直接为超导量子计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理论根基,从而推动该产业向大规模工程化扩展,进而带动包括基础光电元器件、量子通信核心元器件、量子通信传输干线、量子系统平台、以及应用层的量子科技全产业链发展。建议关注量子科技全产业链,重点关注量子计算及量子通信龙头企业。
文章提及科大国创,公司积极关注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参股投资方式前瞻布局了量子科技产业优质企业,并积极推动量子软件方向的协同与合作。公司先后参股投资了国仪量子、九章量子。截至10月24日收盘,公司区间最高涨幅达43%。

【三】贵金属、工业金属价格全面上涨!栏目火速解读行业发展趋势,Ta6日大涨27.4%
消息面上,近期,全球有色金属市场迎来强势上涨。从数据上看,现货黄金向上触及4370美元/盎司,伦铜价格一度逼近历史前高,白银价格近期也展现出较强的上涨弹性。栏目跟踪到全球有色金属市场强势这一讯息后,在10月17日盘前快速发文《机构称有望推升该细分领域资本开支增加》,点评有色金属相关方向的投研逻辑。
文章引用申万宏源研报指出:
有色金属价格上行,有望带动设备资本开支增加。价格是设备投资的“指挥棒”,当终端金属价格上涨,矿企利润增加,设备采购的意愿会变强,设备需求随着价格上涨幅度的增加而增加,一开始通过延长开采时间、增加开采工作面来扩大产量,车辆、耗材类及维保服务需求先增加,当价格进一步上涨,新开发矿山投资速度会加快,新设备采购会增加。今年以来,贵金属、工业金属价格全面上涨,其中贵金属黄金上涨超50%,白银上涨超60%,工业金属铜、锡涨幅均在26%以上,铝涨幅约9%。金属价格上涨有望推升矿企设备资本开支增加。
文章提及欧科亿,公司在研项目“一种混晶硬质合金在数控刀片中的应用研究”,可应用于矿山开采、机械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在10月24日冲高后回落,截至收盘区间最高涨幅达27.4%。

作为两大王牌栏目之一,栏目依托财联社强大的资讯系统,帮助投资者提前梳理、实时追踪有价值的投资资讯。
目前主要设有以下内容方向:
实时追踪:同步更新“前瞻热点事件”与“市场重大信息动态”;
独家解析:基于独家信源,第一时间发布深度解读;
一线调研:记者深入产业一线,传递现场声音与行业新动态;
数据洞察:借助大数据平台,整合挖掘产业链与上市公司核心数据。
更新频率
栏目内容每日盘前、盘中不定时推送,平均发布3–6条高价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