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流感“抬头” 疫苗、抗病毒药物需求升温|聚焦
①H3N2毒株因表面蛋白组合独特,其H蛋白结构更复杂、抗原位点更丰富,更易通过“抗原漂移”逃避免疫识别,进一步加速病毒传播与自身变异;
                ②我国流感疫苗整体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接种率偏低+疫苗保护效力有限”的双重背景下,流感防控的更多市场需求已被分流至抗病毒药物领域。

《科创板日报》10月24日讯(记者 史士云)流感“抬头” 。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第42周监测数据,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总数的比例为3.3%,呼吸道样本流感阳性率为5.8%(居第三位),较上周上升了2.2%。而更早发布的监测数据还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专家预测,今年流感流行季或提前,同时,甲型H3N2毒株将取代去年的甲型H1N1成为今年的主导毒株。

目前,国内流感的防治已是很成熟的市场,但受流感爆发的季节性特征影响,市场供需格局会随之呈现周期性波动。旺季时疫苗、抗病毒药物等核心产品需求集中释放,推动供应端加速备货扩产。淡季则需求回落,市场则转入库存消化与产能调整阶段。

而本次流感季可能提前来袭的信号,也迅速传导至二级市场,驱动流感防治相关概念股异动拉升,有个股甚至一度涨停,这背后,正是市场供需格局即将生变之际,行业内新一轮市场份额抢占与竞逐正悄然上演。

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亦有多名投资者也在就相关企业的流感业务布局发起询问。

H3N2主导流感季提前,疫苗与药物市场分化显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病毒型别的不同,主要分为甲、乙二型,国内现以甲型流感最为常见。流感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肺炎、心肌炎、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今年2月,知名女演员大S就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为公众敲响了警钟。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流感发病人数高达约8400万至1.44亿,相当于平均每10人中就会有1人感染。另有数据显示,每年约有9.6万到24万死亡病例可直接或间接归因于流感。

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全国进入流感季,较2024年提早5周。此外,英国、德国等多国流感活动亦呈提前抬头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流感季的提前到来。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疫苗门诊主管宋霞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国际旅行活动加速了病毒传播,国内流感季提前到来的原因还包括病毒变异,导致人群对H3N2毒株免疫力偏低、气候异常引发气温起伏不定进而削弱人体抵抗力,以及季节性流行规律被打破致使南北方流行周期受扰。

谈及今年以甲型H3N2为主导的流感毒株,宋霞进一步介绍道,相较于H1N1毒株,H3N2毒株因表面蛋白组合独特,其H蛋白结构更复杂、抗原位点更丰富,更易通过“抗原漂移”逃避免疫识别。且变异速度显著快于H1N1,进一步加速病毒传播与自身变异。

临床表现方面,H3N2感染后住院率更高,对老年人威胁尤为突出,5岁以下儿童对该毒株的易感性也会随年龄而递增,2岁以上儿童阳性率明显升高。

“不过,H3N2毒株并不是今年首次出现,从历史数据来看,H3N2与H1N1常交替主导流行季。”宋霞说道。

目前,针对流感的治疗方式包括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其他辅助疗法。而在预防层面,接种疫苗则被视为流感防控的第一道堡垒,是降低流感重症发生率最有效的前置防控方式。

但国内抗流感药物与疫苗已有的市场规模却呈现显著分化:抗流感药物市场持续扩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已逼近200亿元关口。而流感疫苗市场则在2019-2022年的高速增长期后,近两年步入明显下行通道,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1年101亿元的峰值持续回落,2023年降至88亿元,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80亿元。

CIC灼识咨询副总监班文丽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流感疫苗整体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在流感高发季构建起有效的群体防护屏障。尤其在‘接种率偏低+疫苗保护效力有限’的双重背景下,流感防控的更多市场需求已被分流至抗病毒药物领域”。

疫苗渗透率偏低,“降价换量”遇挫后待破局

目前,国内已上市多款不同技术路径的流感疫苗,包括裂解流感疫苗、灭活亚单位流感疫苗、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等。在企业端,据国家药监局官网公开信息显示,国内共有十余家企业持有流感疫苗生产批文,对应已上市的流感疫苗产品数量超20款。

不同于其他疫苗品类,流感疫苗销售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对我国所处的北半球而言,流感季为每年9月至次年5月,对应流感疫苗销售周期为8月至次年6月,其中9-12月为销售旺季,次年1-6月为淡季。

北半球流感疫苗企业每年3月左右依据世卫组织预测的当季流行毒株组织生产,经生产、检验、批签发后,产品于当年8月起上市销售,因此主营流感疫苗企业的经营业绩呈明显季节性波动,**业绩主要集中在三季度。

**以金迪克(688670.SH)10月24日晚间披露的最新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为例,该公司当季营收达7113.34万元,相较今年第二季度仅6.04 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季度间营收差异明显。

当前,流感疫苗已进入接种高峰期。《科创板日报》记者致电上海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流感疫苗预约接种,大部分表示货源充足,仅有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表示暂时缺货。健康云APP也显示,上海市内任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流感疫苗可约。

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华兰生物(002007.SZ)、智飞生物(300122.SZ)、金迪克等多家疫苗企业投资者关系部门,均获前期供货较为充裕的答复。

但需正视的是,当前国内流感疫苗接种渗透率约为3%,远低于欧美近50%的水平。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覆盖率则不足5%,大幅落后于欧美及东亚其他地区超60%的覆盖比例。

宋霞表示,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的原因有多重因素,其一,混淆流感与普通感冒的病种差异,部分家长因孩子接种后患普通感冒误判疫苗无效,导致次年接种意愿下降;其二,疫苗犹豫增加,对疫苗安全性存在顾虑,尽管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上半年国药集团率先下调四价流感疫苗价格后,迅速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华兰生物、科兴生物、金迪克等企业纷纷跟进降价。三价疫苗价格更是出现历史冰点价,今年6月,在浙江省疾控中心的某采购项目中,国药集团旗下上海所和长春所均以6元/支的价格中标。

而从各家2024 年披露的业绩报来看,即便产品降价也未能促成放量。以流感疫苗为核心营收支柱的华兰疫苗为例,2024年其营收仅11.28亿元,较2023年的24.10亿元同比锐减 53.21%;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84.12%,降至1.20 亿元。金迪克亦受显著冲击,其2024年营收为8080.27万元,同比下降39.96%,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其在年报中明确提及,四价流感疫苗降价对当期营收造成了直接影响。

不过,从长期前景看,流感疫苗市场依然潜力可期。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国内流感疫苗市场将重启增长,2032年规模有望达198亿元。

金迪克投资者关系工作人员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力求通过‘以价换量’策略,结合公众流感疫苗认知提升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引导,进一步增强民众接种意识。本质上,此类价格竞争的核心逻辑是通过行业层面的‘做大蛋糕’,实现市场规模的整体扩容。”

目前,国家也正在以多元举措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包括鼓励有条件地区政府采购,为部分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支持部分地区可用医保卡个人账户支付接种费用。

供需增长下的迭代,RNA聚合酶抑制剂崛起搅动市场

在所有的抗病毒药物中,抗流感药物凭借明确的临床需求,呈现供需两端协同增长的格局。供应端方面,市场以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为主导,需求端则呈现季节性波动与结构性分化并存的特点,销售业绩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一和第四季度。与此同时,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与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门诊轻症用药需求和儿童剂型需求都呈显著上升趋势。

作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药物的代表,奥司他韦目前在国内抗流感药物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该药物原研药由罗氏研发生产,商品名为“达菲”,于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其专利保护期届满后,国内药企纷纷布局仿制药领域。截至2025年8月,国家药监局已累计批准奥司他韦相关批文118条,涉及近70家企业,其中,东阳光药(06887.HK)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曾创下单年度59.38亿元的销售峰值,且手握该药物颗粒剂型的全球独家专利。2024年,其奥司他韦产品以54.8%的份额稳居国内该品类市场头部地位,今年上半年,该产品销售额达13.01亿元。

但随着RNA聚合酶抑制剂多款产品的获批,市场供应的主力军或将逐步发生变化。

2021年,罗氏的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在国内获批上市,该产品是近20年来全球首款获批的全新机制抗流感药物,也是首个全程单次口服的流感治疗药物,被热捧为最新的流感“神药”。目前,该药物在国内除了获批片剂,还有混悬剂。

今年年初,国内多地曾出现玛巴洛沙韦断货的现象,罗氏制药方面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玛巴洛沙韦在医院端以及零售端的需求均出现了持续且显著的上升,这种强劲的需求给产品在流感季的供应带来了持续压力。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针对需求激增,罗氏制药于2024年10月在上海启动了玛巴洛沙韦20mg*2片规格片剂的本地化分包装生产。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流感高发季,罗氏制药已启动预案,调动玛巴洛沙韦全球供应链资源,尽最大努力加大生产,加速向中国市场供应,**目前,玛巴洛沙韦正按计划分批次抵达中国口岸。**

罗氏制药方面还对《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今年玛巴洛沙韦整体供应量是去年的3倍以上。

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内还获批上市了多款RNA聚合酶抑制剂,包括征祥医药的玛硒洛沙韦片、众生睿创的昂拉地韦片、青峰医药的玛舒拉沙韦片。

《科创板日报》记者就上述新药的市场供应情况致电相关企业,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有资料显示,玛硒洛沙韦片已于10月13日在京东健康线上首发。

“与上一代流感药物相比,RNA聚合酶抑制剂在便利性、安全性、有效性上均有明显提升,将推动患者用药意愿的增长。而随着国产创新流感药物可及性的提升,尤其是将来在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预计RNA聚合酶抑制剂的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届时,将重塑当下流感药物的市场供应格局。”班文丽说道。

科创板最新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