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扭亏曙光初现?硅料价格Q3涨超50% 通威股份当期净利润环比减亏八成|速读财报
①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7月初为3.47万元/吨,此后一路走高,到9月下旬成交均价已达到5.32万元/吨,区间涨幅达53.3%;
                ②公司Q3亏损3.15亿元,是自2023年四季度陷入亏损以来,单季度最少亏损金额,环比减亏86.68%。

面对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该看哪些?重大事项公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重点是啥?公告里一堆专业术语不知道算利好还是利空?请看财联社公司新闻部《速读公告》栏目,我们派驻全国的记者们将于公告当晚为您带来准确、快速、专业的解读。

财联社10月24日讯(记者 刘梦然)受益于多晶硅涨价,通威股份(600438.SH)今年Q3亏损幅度收窄。有产业链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多晶硅价格已经具备一定的盈利区间,乐观预期下行业头部及具备成本优势的光伏企业Q4有望亏损继续收窄,部分企业甚至可能扭亏为盈。

通威股份今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6.00亿元,同比减少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0亿元。

其中,Q3营收为240.9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15亿元。这是公司自2023年四季度陷入亏损以来,单季度最少亏损金额,环比减亏86.68%。今年上半年,公司亏损金额为49.55亿元,Q2净亏损23.63亿元。

公司在三季报中称,报告期内,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所回升,公司归母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持续改善。

光伏业务方面,通威股份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组件年产能超90GW。半年报显示,公司持续在多晶硅和电池片环节保持行业第一,组件出货前十。不过,受行业供需失衡冲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光伏企业普遍面临“量增利减”的压力。

转折发生在今年三季度。多晶硅在推动供给侧结构调整和严控“低于成本价销售”内卷式竞争等因素下,产品价格开始回暖。据硅业分会统计数据,7月初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3.47万元/吨,此后一路走高,到9月下旬成交均价已达到5.32万元/吨,区间涨幅达53.3%。本周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环比持平。

本月,另一家硅料龙头协鑫科技(03800.HK)宣布第三季度实现利润转正。协鑫科技主营产品为颗粒硅,根据该公司提供的销售数据,第三季度公司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为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显著上升。

一位产业链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第三季度多晶硅单吨盈利空间较二季度实现修复,但盈利改善的持续性还面临不确定性。硅料价格维稳的前提是维持较好的库存水平和开工率,继续推动全行业产能出清。

然而,硅料实际库存处于小幅累库中。据硅业分会数据,四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38.2万吨左右,同比小幅增加3.0%,预计2025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34万吨,同比减少27.3%,与同期需求相比略显过剩,全年累库量预计在2万吨左右。

与此同时,行业更关注多晶硅的产能出清方式。9月1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对硅多晶(三氯氢硅法)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标准重新进行界定分级,拟定1、2、3级能耗限额数值分别为≤5、≤5.5、≤6.4 kgce/kg,较现行《多晶硅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9447-2022 )中≤7.5、≤8.5、≤10.5 kgce/kg ,能耗指标要求显著提高。

另一家硅料龙头大全能源(688303.SH)在今年9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此次标准修订,符合行业技术发展实际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为产业优化转型提供了更科学、先进的技术标准依据;同时对于标准引领、创新驱动,以市场化、法治化推进光伏产业“反内卷”工作,重构市场良性竞争格局,保障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财联社记者公司财报追踪 速读公告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