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京东未来有望构建覆盖"零售 - 物流 - 金融"的香港全域服务生态。 ②1、4、9号牌的组合能够覆盖从证券交易到资产管理的多项金融服务,一般认为是金融机构进军香港市场的首选。
《科创板日报》10月23日讯(记者 徐赐豪),继在中国香港买下佳宝超市后,京东在香港市场的扩张再落关键一子。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网站查询获悉,京东旗下公司Jingda HK Trading Co., Limited获得香港保险经纪牌照,有效期是2025年10月14日至2028年10月13日,可经营的业务为一般及长期业务(包括相连长期保险),负责人为Lam Che Chuen(林志全)。
值得注意的是,Jingda HK Trading Co.Limited于10月16日更名为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京东近日正以“京东”和“京东保险”名义,在中国香港地区招募“保险出单员”、“香港IS”、“Insurance support经理”、“保险营销推动岗”、“运营总监”、“合规负责人”等关键角色,所有岗位工作地点均明确为香港。
其中,合规负责人(香港)要求具有香港保险经纪公司8年以上的实际管理经验,职责涵盖统筹保险经纪公司日常运营、对接香港保监局及保险公司、并对经营绩效负责。
其余岗位同样门槛不低,普遍要求持有香港本地保险牌照,熟悉各类保险产品特性,且具备高净值客户服务的实战经验。薪资待遇则极具竞争力,部分岗位年薪可达百万级别,以"香港 IS"岗位为例,月薪范围为40—65K,且实行16薪制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京东的招聘版图已超出保险业务本身,招聘网站上,京东还在招募“资管产品总监”、“金融业务经理”、“合规总监”等职位。
京东对“合规总监”一职的任职要求体现了这一点,要求有关人员熟悉香港保险经纪和香港证监会持有1、4、9号牌主要合规工作。1号牌的受规管活动为“证券交易”,4号牌为“就证券提供意见”,9号牌为“提供资产管理”,1、4、9号牌的组合能够覆盖从证券交易到资产管理的多项金融服务,一般认为是金融机构进军香港市场的首选。
其实,这并非京东第一次触及香港的金融行业。早在2010年代,京东就通过收购布局香港金融牌照。
当时,京东收购君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京东证券有限公司”,曾持有证监会1、4、9号牌照。但1号牌于2023年1月到期未续,4号及9号牌于2024年7月到期未续。若重启资管/基金业务,需重新申请牌照并重组团队。
针对京东是否会继续申请香港金融牌照,《科创板日报》记者向京东方面发去采访需求,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市场机遇成为京东布局的核心驱动力。
根据香港保监局统计,香港保险市场成熟度与吸引力位居全球前列,2024年保险渗透率达18.2%,稳居亚洲首位,保险密度则排名全球第二,全年新造保费高达2198亿港元。其中,内地访客贡献了628亿港元新单保费,占比近三成,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高。
ARTEQ LIMITED(艺拓创研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凯敏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内地客户对香港保险产品的旺盛需求是京东入局的关键诱因。
“从电商、物流到实体零售,再到如今的保险金融,京东在香港的业务版图正持续扩容。” 在他看来,保险业务的落地将与京东已有的零售、物流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京东未来有望构建覆盖"零售 - 物流 - 金融"的香港全域服务生态。
不过,周凯敏同时指出,京东面临的市场竞争不容忽视。香港保险市场早已是巨头云集之地,不仅有14家全球20强保险巨头盘踞,更有众多深耕本地多年的老牌机构,新入局者需在产品差异化、服务专业性上突破重围。同时,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同行此前已通过子公司持有香港保险相关牌照,京东的加入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