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招商证券:锚定一流,质量第一,打造现代投行发展新模式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为证券公司高质量发展擘画宏图愿景,指明前进方向。招商证券锚定一流目标,坚持质量第一,以科技金融为引领,深化现代投行变革,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招商证券投行执业质量获得行业协会好评。

一、锚定一流目标,力推三大转型,建设现代投行

投行能力的差异,根本在于组织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区别。传统投行的业务模式是“狩猎模式”,以团队为单位各自为战,获客方式是“临门一脚”抢项目,投行是独来独往的“空中飞人”,无法发挥投行的整体协同效应。现代投行的业务模式应为“农耕模式”,即平台化管理、专业化深耕,投行团队有机整合为“一个投行”,通过战略引领、统筹管理、协同行动、凝聚合力,一站式服务客户。

作为一项长周期业务,投行的发展受经济形势、产业变迁、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设现代投行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锚定目标、久久为功,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持续推动变革,打造核心能力。2018年,招商证券顺应注册制改革要求,启动现代投行转型。2021年以来,公司以成立投资银行委员会为契机,系统重塑投行组织、制度、流程、文化,以渠道经营重塑获客模式,以客户经理制重塑服务模式,以“三投联动”打造核心能力,以数字化提升作业效能,推动20多个“各自为战”团队向“一个投行”深度整合。通过构筑以“现代化”为统领的科技、专业、央企、资本化、质量“六化”投行发展阵型,招商证券投行的价值发现、定价销售、尽职调查、客户服务等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获客、服务和协同模式整体升级。

推图作业、按图索骥,承揽向智慧化转型。招商证券在业内率先探索投行、投资、投研“三投联动”业务模式,“三投”部门以“企业价值发现”为共同目标,深入研究产业链图谱,联合开展“推图作业”,发挥“找方向、找项目、找资本”三大功能,推动投行获客模式从以往引荐为主的被动承揽,转变为投资、投研支持下的主动承揽。基于投研部门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入研究,“三投”部门聚焦TMT、双碳、医疗健康、AI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按图索骥”挖掘优质科创企业,齐心协力为产业链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在服务合成生物领域龙头企业凯赛生物的过程中,公司帮助企业引入招商局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同时作为保荐机构助力其完成再融资59.26亿元,为企业把握行业机遇、优化资本结构、拓展市场份额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智能作业、知识赋能,承做向标准化转型。公司着力加强投行作业的过程管理,全面搭建覆盖全业务品类及内控关键环节的制度体系,统筹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系统,扎实建设投行智能承做平台,持续沉淀核心环节和行业的过往案例、传统经验、监管关注点、公司管控标准等,有效提升投行承做质效。通过梳理投行项目关键尽调作业流程,建设成支持7大核心尽调程序、30+个步骤、120+个环节标准化作业的投行项目承做支持平台,并在作业流程中融入20+智能化作业工具和数据分析模型及内外部八大类知识关联,推动尽调执行标准化全方位落地实施。

协同作战,内外联动,承销向一体化转型。公司加强协同承销,在做好ECM、DCM团队建设的同时,理顺投行、财机业务协同承销机制,统筹境内外销售渠道,打造一体化、高质量的承销体系。股票承销注重育能力、建体系,建立以发行人价值判断、发行时机选择、包销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定价服务能力体系;搭建以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高效有序的销售组织、合理的分配机制为支撑的批发性销售体系。2019年至今,招商证券定增募满家数占比(募满家数/总承销家数)为82.98%,较全市场高出7.60个百分点。债券销售专注强专业、推协同,日常覆盖机构数千家,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销售团队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信息中枢作用,为前端承揽团队提供有效的项目产品设计建议,为项目发行提供全面的市场化定价依据。与此同时,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从投资人客户端发掘股权、债权协同项目,与公司财机总部、招商致远、招证投资等联动合作,逐步提高项目协同推荐的精准度与协同服务质效。

二、坚持质量第一,严守三条底线,筑牢“三道防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提升投行发展质量,治本之策在于夯实项目质量的土壤,培育投行健康生态。招商证券坚持质量第一的发展导向,以现代投行制度建设为支撑,筑牢业务、质控、内核“三道防线”,严守道德良知、职业规范、专业三条底线,从战略、组织、制度、流程、文化等方面构建投行业务风险防控、质量管控的整体架构与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底线思维,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公司投行委成立大会上,公司董事长即向全体投行员工郑重提出三条底线要求:第一条底线是道德良知底线,绝不能知假不报,更不能串通作假,坚决杜绝不道德不正当的行为;第二条底线是职业规范底线,内规外规既是约束也是保护,业务开展要合法合规、勤勉尽责,只有做到尽责才可能免责;第三条底线是专业底线,在专业判断的范畴内,投行专业人士要以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投行要成为让人尊敬的行业,招商证券投行要真正成为和国企、央企、招商局品牌相匹配的投资银行。同时,公司压实投行“看门人”责任,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全面融入企业文化,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引领员工行为规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员工志存高远,“计利当计天下利”,树立金融报国之志,以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己任;加强执业行为管理,强化合规问责,提升责任担当,弘扬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的执业文化,保证执业质量。

二是坚持质量控制,筑牢“三道防线”。质量控制是投行业务赖以长期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招商证券投行大力夯实长治久安的投行内控体系,持续提升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不断筑牢业务、质控、内核“三道防线”,深入完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严把入口关,持续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坚决守住风险底线,绝不因短期业绩放松风控合规要求。坚持“险地不往”,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秉承“宁可错过,绝不错做”的原则,树立“宁可放弃风险项目,绝不放弃职业底线”的执业理念。严守立项标准,加强立项分类管理,针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业务属性和客户特征做好风险管控。坚持“危墙不立”,坚守专业审慎判断,保证执业质量。严控作业过程,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强化投行业务全过程管控机制,以过程控制保障质量结果;强化执业质量考评结果运用,推行结果强挂钩,对投行质量问题严格问责。严格人员管理,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构建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分配机制,执行投行项目风险保证金准备制度,严格落实法规要求的保荐业务违规处罚薪酬退回机制,解决投行业务激励在当期、追责在远期,以及个人与机构承担责任不对称、不匹配的问题;做好合规与执业质量培训,全面提升投行队伍专业素质、执业水平和合规意识。

三是坚持科技赋能,提升工作质效。招商证券高度重视投行业务数字化建设,组建专门的投行数字化产品及研发团队,通过智慧化承揽、智能化承做、数字化运营支持现代投资银行转型。公司从2018年开始自主研发、建设新一代智能大投行平台,在投行客户管理、项目管理、底稿管理、发行管理等关键管理领域实现全业务、全周期、全流程的数字化支撑;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手段运用在承揽、承做、发行等各环节,在规范管理能力、执业质量、作业效率等方面起到显著的赋能作用。在智慧化承揽上,通过企业客户统一管理平台落地投行IPO、再融资、债权、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5大商机挖掘场景,支持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商机挖掘;通过持续建设产业链图谱实现产业链信息数字化,打通产业链、产品、企业三大主体关联关系,提升业务机会发现、触达效果;打造并购数据库,对并购信息进行线上化的统一管理。在智能化承做上,建设一体化、标准化智能承做支持平台,在作业流程中融入流水分析与识别、RPA网络核查、股权穿透、关联方分析、函证处理与分析等20+智能化作业工具和数据分析模型,并通过智能审核工具,自动发现项目申报材料中数据勾稽、上下文一致性、敏感词、错别字等问题,提高项目承做效率和质量。在数字化运营上,建设投行运营管理支持平台,实现投行业财管理一体化,大幅提升管理效能;构建投行数据集市,把投行客户、项目、人员管理维度的全业务链路数据整合拉通,支持投行业务管理数据和经营指标分析快速提取。

三、坚持长期主义,聚焦科技金融,深耕三条赛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其中,强调“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为券商践行金融报国、服务实体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拓开了发展空间,也对投行专业能力、全链条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招商证券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既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羚跃计划”为抓手,通过聚焦科技、深耕渠道、先投后保等多种方式精选、优选项目标的,推动获客模式升级;以客户经理制为保障,将“各产品线分散服务模式”升级为“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使客户在每个成长阶段,都能获得客户经理的专属服务,快速对接符合自身需求的各类产品、服务和资源。在一路陪伴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投行对企业可谓“知根知底”,从而有效保证了投行业务质量。

一是实施“羚跃计划”,培育普惠金融特色服务能力。公司战略性打造“羚跃计划”,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为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技术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前沿科技领域注入耐心资本,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做深做精客户经理制,通过提供资金支持、资源对接、金融服务等“服务包”,重点推进“羚跃企业”接入链主企业供应链的“强链工程”,支持“羚跃”企业强化技术实力、扩大产业优势。“羚跃计划”推出五年来,招商证券已累计推动超过600家企业入库,与超百家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累计完成对超过60家企业的投资,投资金额超26亿元。依托招商局集团的产业基础及丰富的产融协同、融融协同场景,公司在2024年推出“羚跃计划走进产业链主”系列活动,先后走进招商局集团、三一重卡、阳光电源,推动多项业务与技术合作落地,协助解决早期科创企业亟需融入产业链、供应链的痛点难点,促进双向赋能产业链升级,在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方面进行了具有招证特色的探索实践。

二是聚焦三大科技赛道,做深做精产业服务能力。科技金融是券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最前沿。近年来,招商证券围绕国家所需,立足招证所能,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线,聚焦“科技投行”建设,培养发展优势,锻造服务品牌。2021年至2025年7月末,招商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助力科技类企业完成股权融资规模共计1,798亿元(发行规模)[ 数据来源:Wind和招商证券投行委内部统计,发行日口径];招商证券作为主承销商承销科技创新债券共计775.74亿元[ 数据来源:Wind,发行日口径,不含自主自办发行]。公司锚定数智科技、生命科技、绿色科技这三个科技重点赛道,着力锻长板、补短板、树品牌,近年来助力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拓荆科技、射频集成电路领域的头部企业国博电子、新能源消费电池企业珠海冠宇等IPO上市,助力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鼎龙股份等顺利再融资。公司组建了TMT、生物医疗健康等行业部门,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华中等区域布局,做好对相关科技企业的专业化、属地化服务。在做好境内金融服务的同时,依托在港平台优势,加快打造一体化、高质量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用好境内外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融入招商局集团“第三次创业”,增强内外协同服务优势。协同是招商证券打造投行核心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公司背靠具有强大产业和金融基础的招商局集团,以“产融协同”为依托,整合“招商”资源,放大服务杠杆,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努力为企业提供产业赋能和技术赋能;以“融融协同”为重点,与招商银行“投商行联动”,全面深化与招商银行的深度合作,合力为企业提供一体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发挥央企最大券商的功能定位,加强对央、国企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持续打造“央企投行”服务品牌。

投行业务是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质量是投资银行的“生命线”。招商证券将紧紧围绕一流投资银行发展目标,久久为功,守正创新,深化现代投行建设,做好“五篇大文章”时代答卷,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优效率、更好体验的金融服务,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