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2日电,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近期研究出台了《天津市促进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实施办法》《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传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高校院所持有大量专利成果,常因缺乏转化渠道和风险顾虑无法走出校门。而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则因难以预估成果价值、担心成本高望而却步。在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21日召开的实施办法、指引政策发布暨工作推动会上,天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是破解高校院所与中小企业合作壁垒、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