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涨停的抗流感股特一药业获三家机构买入3909万,同时获深股通买入2314万。 ②机构、一线游资、量化资金甩卖控核聚变人气股合锻智能。
财联社10月22日讯,市场全天弱势震荡,三大指数盘中翻红后均出现回落。沪深两市成交额1.67万亿,量能进一步萎缩,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2248亿,自8月5日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深地经济、湖北国资等方向。其中深地经济概念股全天走强,神开股份、石化机械、中信重工三连板。湖北国资概念延续强势,武汉控股等多股晋级两连板。油气股午后爆发,贝肯能源涨停。银行板块逆势走强,农业银行续创历史新高。下跌方面,电池股集体走弱,天际股份、天赐材料等大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07%,深成指跌0.62%,创业板指0.79%。
板块方面
板块上,深地经济延续强势,中信重工、神开股份、石化机械三连板,东墨龙、石化油服、中化岩土同样涨停。
深地经济产业链覆盖 “材料 - 装备 - 服务 - 应用” 全链条,其中超硬材料、深地装备、资源开发、空间利用四大赛道已显现清晰的受益逻辑,业绩兑现节奏各有侧重。
正如昨日文章所强调的,作为“十五五规划”中较新的题材方向,筹码结构相对干净,对于短线活跃资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此外深地经济概念自身足够大的板块容量,也留给了资金进一步延伸挖掘的空间。
其中油气开采方向并在午后进一步加强,贝肯能源、准油股份、石化油服、惠博普等涨停,通源石油、潜能恒信、中国海油等个股涨幅居前。
另一方面,油气板块自身也具有一定的防御属性。当前龙头企业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中国海油、中国石化等权重股分红稳定,在油价低位运行阶段,其现金流稳定性与高股息率具备吸引力。同时,原油战略储备补充需求与冬季能源保供政策可能带来阶段性交易机会。
银行板块逆势走强,农业银行14连阳续创历史新高,江阴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张家港行跟涨。
据报道,近期中小银行密集公告,下调存款利率,最大下调幅度达80个基点。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向后看,预计存量存款利率将在高息存款到期重定价和存款活化的影响下加速下行,这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为后续货币宽松打开空间,四季度可能有一次10bps降息落地,2026年央行有能力适时降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此外在持续缩量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下降,更多资金选择流入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进行避险。
个股方面
个股层面来看,投机性短线题材炒作持续活跃。虽然今日涨跌个股家数有所减少,但连板股数量增至21只,其中连板晋级率也超五成。其中大有能源更进一步录得7连板。深地经济概念股中,中信重工、神开股份、石化机械、黄河旋风悉数晋级三连板,而湖北国资概念股中的武汉控股、华塑控股、三峡新材等同样连板成功。随着短线高度被成功打开,预计后续活跃资金仍将围绕着上述两大方向,寻找一些低位补涨机会。
此外,科技股方向虽然整体仍以分化整理为主,但盘中还是存在着局部异动的现象。开盘阶段中际旭创延续强势一度创下新高,虽后续有所回落但还是以高位整固为主,并没有涌现出过多的抛压。午后寒武纪一度涨超7%,总市值重返6000亿上方。若后续成交额能够有效回暖,海外算力链以及芯片国产化两大产业方向,依旧有望获得率先资金的回流。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全天以震荡为主,三大指数最终均小幅收跌,两市成交额更是自8月5日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沪指在前高附近缩量震荡,或意味着面临新一轮的方向选择。若迟迟无法放量突破的话,再度回踩修正的概率或随之提升。而从盘面来看,今日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随着深地经济以及湖北国资等前排标的走出正反馈,投机性题材炒作风格正逐步回暖,后续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挖掘补涨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依旧缺乏核心领涨主线,一些配置性资金从高位获利了结后选择流入银行、油气等防御性板块进行避险。
市场要闻聚焦
1、外汇局:9月银行结汇2647亿美元 售汇2136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9月,银行结汇18809亿元人民币,售汇15183亿元人民币。2025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132747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28261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9月,银行结汇2647亿美元,售汇2136亿美元。2025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18533亿美元,累计售汇17901亿美元。2025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8409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48629亿元人民币。2025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420628亿元人民币,累计对外付款412029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值,2025年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812亿美元,对外付款6843亿美元。2025年1-9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58705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57508亿美元。
2、上海前三季度GDP历史首次突破4万亿元 同比增长5.5%
上海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