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阿波罗合伙人Dave Stangis表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所需的能源量巨大,满足这一需求需至少一代人时间; ②Stangis指出,可持续能源投资者必须接受单靠可再生能源无法支撑AI时代能源需求的现实。
财联社10月22日讯(编辑童古)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今日在香港交易所2025中国机遇论坛上表示,自去年9月以来,在国内各项经济政策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动下,中国投资机遇再次赢得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香港市场也在利好氛围中表现强劲,香港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新股市场的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彰显了香港市场的活力与韧性。
以下是她分享的香港市场的近况和港交所的最新改革举措。
香港资本市场在2025年回暖
伴随国家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关税影响下全球投资者去美元化并寻求多元资产配置,到Deepseek引领的科技浪潮,以及香港持续优化上市机制和市场微结构,港股市场在今年回暖反弹。
香港交易所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的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目前,新股市场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面对当下火热的港股一级市场,港交所也观察到一些特点和变化。
国际投资人日益活跃于香港IPO市场
首先是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的热情明显上涨,近期,来自欧美,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企业的新股发行,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与信心。外资回流的背后,反映出全球资产配置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第二个方面是今年A+H上市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去年10月推出的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的优化,加快了合资格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进程。今年A+H上市企业表现突出,占前九个月新股总融资额的接近一半,充分体现出内地与香港市场联动的强劲势头。
香港位居全球IPO市场首位
今年香港IPO融资额全球第一。与此同时,企业上市后的再融资发行活动也呈现强劲增长,截至9月底再融资总额高达4,561亿港元,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为在港上市公司提供了高效的融资渠道,帮助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国际竞争力。
陈翊庭表示,港交所近年来推出的上市政策改革,释放了香港资本市场活力,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赴港上市融资,也使港股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比如,今年5月推出了“科企专线”,协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更有效率地筹备来港上市,以提高市场质量及透明度,进一步发展新经济生态圈。目前提交了上市申请的企业中有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
香港二级市场表现同样强劲
香港一级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二级市场也齐头并进。
今年,香港交易所旗下所有市场屡创新高,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同比上升126%。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升11%。
在过去十一年间,互联互通机制持续优化升级,硕果累累。
沪深港通方面,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截至九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上升68%。而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ETF扩容也已经顺利实施。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交易分别有17只及273只ETF纳入。前九个月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达到42亿港元,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32亿元。
此外,债券通方面,北向通的交投维持增长态势,截至今年8月,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也创下人民币220亿元的新高,同比上升69%。
这些都证明互联互通机制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桥梁。
过去两年战略实施取得积极进展
在市场建设方面,陈翊庭表示,港交所始终致力于打造一个流动性充裕、高效便捷的交易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交易服务。过去两年,在制度优化方面取得了多项进展,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市场的竞争优势。
去年,香港市场正式实施了恶劣天气下维持正常交易的安排,确保在台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市场仍能稳定运行。在刚刚过去的台风季中,香港市场多次经受考验,依然保持交易顺畅,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与技术保障能力。
今年上半年,启动了下调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以提升价格发现效率和交易灵活性。同时,股份交收费用的优化措施已于6月正式生效,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此外,还发布了关于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积极引导市场各方就如何及何时缩短结算周期展开讨论。这一举措标志着在提升市场效率、与国际接轨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港交所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香港二级市场向更高质量、更高韧性方向发展。
技术创新也是推动业务发展的核心。港交所正在优化领航星现货平台和开发新的领航星衍生产品平台,以确保业务和市场与时并进。通过引入先进的系统架构与智能化功能,将进一步构建更高效、稳定、智能的交易环境,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
在产品创新方面,随着生物科技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投资者对相关资产的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增强。港交所也顺应市场需求,即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为关注该板块的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互联互通优化措施的筹备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港交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希望可以尽快落实,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和投资选择。
展望未来,陈翊庭表示,港交所将不遗余力地推动旗下市场与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精准对接包括广大内地投资者在内的全球投资人日益多元的投资需求。
港交所将继续与各方深化协作,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不断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提高市场效率,进一步推动两地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
此外,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港交所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向海内外投资者提供多种资产配置、风险对冲的工具,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陈翊庭坚信,在全球格局加速演变、全球资金寻求跨地域、跨资产类别多元化投资的大趋势下,香港交易所已做好充分准备,将积极把握这一趋势带来的增长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