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114亿美元大单敲定!信达、武田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士云
2025-10-22 星期三
原创
①更具突破性的是本次的创新合作模式,信达生物可深度参与临床开发设计与商业化决策全过程,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企在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实现质的飞跃;
②最终,IBI363及IBI343能否复刻PD-1的千亿市场神话,还有待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机遇始终会向具备差异化优势的管线倾斜。
生物制药
关注

《科创板日报》10月22日讯(记者 史士云)今日,信达生物(01801.HK)发布公告宣布,其与武田制药(透过武田制药全资附属公司Takeda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AG)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包括两款后期在研疗法IBI363及IBI343,以及一款早期研发项目IBI3001(处于I期临床阶段)的选择权。

根据合作安排,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新一代IO基石疗法IBI363,并在美国共同商业化。同时,信达生物授予武田制药IBI363在除大中华区及美国地区的商业化权益,IBI343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独家权益,以及 IBI3001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权益的独家选择权。

通过此次合作,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包括以认购事项方式获得的1亿美元的战略股权投资,另有最高102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额最高达114亿美元。此外,信达生物还享有各候选药物大中华区以外的潜在销售分成,除IBI363在美国市场双方将采用利润损失共担模式。

此次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的合作重心在于IBI363及IBI343。其中,IBI363为全球首创的PD-1/IL-2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公布的Ib/II期数据显示,其在免疫耐药NSCLC、肢端型/黏膜型黑色素瘤及微卫星稳定型(MSS)CRC等冷肿瘤中,均呈现优异肿瘤响应与初步生存获益。

目前,IBI363已推进至多项注册临床阶段,包括一项即将于未来数月启动的IO耐药鳞状NSCLC全球III期研究,该适应症已获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及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IBI343则是一款靶向CLDN18.2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类ADC,目前,其针对胃/胃食管交界处癌的III期临床研究(G-HOPE-001)正在中国、日本开展,该适应症已获国家药监局的突破疗法认定。针对既往治疗过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全球I/II 期临床已完成,该适应症同步获国家药监局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及FDA的快速通道资格。

对于此次合作,有证券业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此次达成的战略合作超市场预期,不仅为国内创新药行业注入强劲信心、形成显著提振效应,更属全球制药领域的强强联合之举——信达生物借此进一步拓展全球商业化布局的深度与广度,武田制药则成功斩获了具备“重磅炸弹”潜质的核心候选药物。

朴拙资本执行合伙人苗天一则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指出,解读此次战略合作需从产品管线的核心潜力与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两大维度展开。

从产品本身而言,IBI363直接站在了PD-1的“升级赛道”上。它不仅覆盖了肺癌、肠癌等500亿美元规模的PD-1基本盘,更解决了现有PD-1的两大核心痛点:

对PD-1治疗失败的耐药患者,仍有明确疗效,对应增量市场超百亿美元;

能打破“冷肿瘤”(如胰腺癌、肝癌)的免疫治疗“无效”困境,拓宽免疫疗法的适用边界。这种“补空白+拓蓝海”的双重属性,正是它有望复刻PD-1千亿神话的关键底气。

IBI343则瞄准的是CLDN18.2靶点,其主要聚焦胃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癌,这两类癌症全球年新发病例超150万,其中CLDN18.2阳性患者占比30%~60%,却长期缺乏有效靶向药。临床数据已经证明其实力:IBI343单药客观缓解率达58%,远超传统化疗15%~20%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武田制药在消化道疾病领域拥有覆盖全球超8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及丰富医保谈判经验,其此前引入同类药物曾实现“上市48小时开出处方”的高效商业化,这就为IBI343的全球放量奠定了基础。

在企业层面来看,114亿美元的合作金额,堪称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实力认证金”,再次刷新了国内药企对外合作纪录的交易金额。但更具突破性的是本次的创新合作模式,信达生物可深度参与临床开发设计与商业化决策全过程,仅美国市场便可享有40%利润分成,这与传统License-out模式存在本质区别。以往国内药企多为“技术授权后退出核心环节”,而此次实现与武田制药的深度协同合作,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企在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实现质的飞跃。

而对于武田制药来说,此次合作凸显其战略紧迫性。作为全球 TOP15药企,武田近年在肿瘤领域布局广泛但成果有限,实体瘤管线屡因临床数据不达标受挫。叠加PD-1专利即将到期,2000亿美元规模的市场将释放大量空白份额。在此背景下,信达生物的两款核心候选药物成为其填补管线短板、抢占市场机遇的关键布局。

因此,总体来讲,通过此次合作,武田制药借此补齐了自身管线短板,信达生物则积累了关键的全球化运营经验,双方实现精准的战略互补。而最大的受益方实则是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这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企已摆脱 “原料供应商”的配角定位,具备与全球医药巨头平等对话、共商行业规则的实力。

“最终,IBI363及IBI343这两款候选药物能否复刻PD-1 的千亿市场神话,还有待后续临床数据予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肿瘤药领域的“千亿级机遇”,始终会向具备差异化优势的管线倾斜。”苗天一表示。

二级市场表现上,受上述合作消息提振,信达生物股价今日高开高走,盘中一度冲至 95.50港元/股,随后震荡回落。截至发稿,其报84.95港元/股,对应总市值达1455.64亿港元。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