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下游需求旺盛 华纬科技:主业订单饱满,人形机器人业务已获小批量订单 |公司调研
①随着产能的释放,公司能够更加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支撑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②未来五年,公司悬架弹簧、稳定杆的目标是分别拿下国内1/3左右的市占率;
                ③通过战略投资炬坤机器人,公司有望切入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即有望承接炬坤机器人灵巧手工业化量产后的订单生产制造业务。

财联社10月21日讯(记者 汪斌)“汽车零部件行业从8月开始回暖,政策叠加传统旺季需求释放,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最大的困难就是产能不足。”近日,民用乘用车弹簧龙头华纬科技(001380.SZ)董秘姚芦玲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华纬科技一方面发行7.15亿元定向可转债,建设南京生产基地、重庆生产基地等4个项目,扩充国内产能;联手万安科技(002590.SZ)“抱团出海”,共同投建墨西哥生产基地、摩洛哥生产基地,加大全球产能布局;昨日晚间,公司披露拟投资德国两家企业。另一方面,收购无锡泽根弹簧有限公司(简称“泽根弹簧”)控股权、战略投资杭州炬坤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炬坤机器人”),扩充非车端领域业务。

公司计划,在强化主营业务核心地位的同时,积极开拓非车端业务,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新领域,未来车端与非车端业务营收将实现“五五开”、国内与国外业务营收也将实现“五五开”;未来五年,公司悬架弹簧、稳定杆的目标是分别拿下国内1/3左右的市占率。

主业:订单饱满,产能持续扩张

近日,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公告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2026年1月1日起,消费者购买家用新能源乘用车(含轿车、SUV和MPV)享受购置税减免的条件有了新变化。

姚芦玲表示,Q4属于传统产销旺季,在新政策推动下,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悬架弹簧、稳定杆的需求随之大幅增长。目前公司产线已处于满产满销状态,产能吃紧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掣肘。

公告显示,2024年华纬科技悬架弹簧产量约3600万只,其营收约占公司营收的55%;稳定杆业务收入约占公司营收的33%。“公司正在加紧有序推进募投项目建设,预计今年悬架弹簧产能将突破3900万只;预计2026年初重庆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投产后,将新增500万只稳定杆、300万只悬架弹簧产能。”姚芦玲介绍。

产品的盈利能力方面,姚芦玲介绍,公司产品多用于新能源汽车,目前整体毛利率维持在26%左右,高于同行业。传统燃油车悬架弹簧ASP(平均单价)为130-200元,稳定杆ASP为120-160元。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整备质量增加,ASP有20%-30%的提升。

据悉,目前国内自主品牌基本都是华纬科技客户,其中比亚迪、吉利为公司前两大客户,去年分别占公司营收比例27%、17%。眼下,公司的客户发展计划主要是加大对外资、合资品牌的新开拓。

华纬科技主要从事高端弹性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包括悬架弹簧、制动弹簧、稳定杆和阀类及异形弹簧等,并逐步拓宽至机器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

作为工业机械零件,弹簧的下游应用场景广泛。近年来,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产业驱动下,全球弹簧市场持续增长。在相关政策推动下,中国的弹簧进口替代和国产化进程也在加快,预计2025年高端弹簧国产化率将超过70%。目前,华纬科技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已实现了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

姚芦玲介绍说,弹簧的竞争本质上是材料与工艺的竞争,行业内80%企业依照传统油淬火弹簧钢丝工艺,华纬科技的“护城河”是自研水淬火弹簧钢丝工艺——高性能、轻量化、更环保,做到替代进口材料,填补国产化空白。

受益于国产替代和轻量化材料替代,姚芦玲透露,近两年公司稳定杆销售收入持续翻倍增长,今明两年其营收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稳定杆和悬架弹簧的客户群体、单车价值高度重叠,因此,未来五年二者的目标是分别拿下国内1/3左右市场占有率。

出海:全球化战略迎拐点,海外生产基地加紧建设中

2025年,华纬科技制定了“立足本土,辐射全球” 的全球化战略:公司以德国研发中心为大脑,以墨西哥、摩洛哥生产基地为双翼,构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全球化网络。

“现有的海外客户对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率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已有的海外客户及开拓海外乘用车领域,出海势在必行。国内车企在海外建厂时,也会优先选择与之合作多年的国内零部件企业。” 姚芦玲说,公司的海外布局不仅服务于眼前的订单交付,更是为了应对未来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海外客户方面,凭借具备成本优势的轻量化、高强度弹簧方案,公司已进入采埃孚、瀚德、克诺尔、班迪克斯等海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目前正在与福特、宝马、沃尔沃等大厂接触。

在姚芦玲看来,与国外厂商相比,公司产品的性价比高,且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速度上具有优势。尽管当下全球地缘政治风险频发,但此时正是出海建厂的最佳时机。

2023年,华纬科技获得了Stellantis的定点项目,实现了海外客户新的突破。去年12月,华纬科技以5.7万欧元向FORIS Gr ündungs GmbH购买了两家新设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完成了德国当地的工商变更手续。

2025年Q1,公司先后与万安科技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公司持股均为65%),共同建设墨西哥及摩洛哥生产基地,开启海外产能布局。

其中,墨西哥基地主要服务北美客户,初步规划年产150万只弹簧、80万只稳定杆;摩洛哥基地主要服务北非及欧洲客户,初步规划150万只弹簧、160万只稳定杆。目前,两个海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正在加紧有序推进。

10月20日,华纬科技公告,拟以合计不超过2000万欧元投资德国公司Jinsheng Holding Germany GmbH、Jinsheng Federn Germany GmbH,用于在德国进行弹簧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华纬科技主要以制动弹簧外销为主。未来伴随海外产能落地,公司有望通过该品类加速拓展海外客户群体,进一步实现悬架弹簧、稳定杆等核心产品全面出海。

人形机器人赛道:已获小批量订单,战略投资灵巧手公司

夯实现有主营业务的同时,华纬科技努力拓展非车端业务,多个新兴业务已取得进展。

今年上半年,华纬科技收购了泽根弹簧控股权,扩大公司阀类及异形零部件规模,并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加速向其他领域平台化延展。公告显示,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业务上持续送样,已收获小批量订单。

近日,公司宣布增资获得炬坤机器人3.70%股权,未来公司与炬坤机器人将围绕五指灵巧手和工业机器手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技术方案的商业化落地及产业融合。姚芦玲表示,通过战略投资炬坤机器人,公司有望承接炬坤机器人灵巧手工业化量产后的订单生产制造业务。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也是人形机器人实现人机交互、完成复杂任务的关键所在。姚芦玲介绍,在主流的连杆方案中,一只灵巧手使用8-10个弹簧,一个人形机器人双手将使用16-20个弹簧。而在软体机器人中,弹性器件的应用占比有望占据灵巧手成本的1/10。

QYResearch预测,2030年全球机器人多指灵巧手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2024-2030年CAGR为64.6%。这意味着,未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弹簧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A股另外两家涉及弹簧业务的上市公司近期披露了在机器人领域的进展。美力科技(300611.SZ)近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公司机器人弹簧持续送样并有小批量订单。

福立旺(688678.SH)也多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部分微型弹簧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和关节部位,公司将通过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市场转型构建公司新的增长点。

事实上,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华纬科技已与ABB形成稳定供货。姚芦玲提到,工业机器人是公司除汽车领域外第二大营收板块,今年公司工业机器人领域需求增长较好。未来伴随公司IPO项目“机器人及工程机械弹簧新增年产能10万套项目”投产,预计非车端业务收入占比将有明显提升。

机器人 财联社记者公司财报追踪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