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信证券、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中银国际联席保荐首创证券赴港上市; ②募投资金拟用于资管类业务、投资类业务等核心业务发展,加强IT、科技投资; ③若顺利通过聆讯,首创证券将成为第14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券商。
财联社10月20日讯(编辑童古)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主管徐经纬今日在港交所公众号发文称,2025年第三季,香港股权融资市场在多只大型新股以及中国内地企业出海需求的带动下,稳居全球新股融资中心榜首。
重点:
2025年截至第三季季末,香港市场有66只新股上市,共融资239亿美元,稳居全球新股融资中心榜首。
香港市场迎来多只融资额超过十亿美元的新股,包括2025年9月上市的紫金黄金国际,融资32亿美元。此新股也是今年全球第二大新股,仅次于2025年5月上市的宁德时代(融资53亿美元)。
2025年截至第三季季末,香港发行人上市后再融资额共计580亿美元,其中包括11宗超过十亿美元的交易,涉及增发配售、发行可转换债券及可交换债券等。
国际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推动了香港市场的发展。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战略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等各类机构正积极参与香港市场,突显了香港交易所作为国际平台的吸引力,也巩固了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越来越多中国内地企业正在将香港资本市场作爲出海的战略跳板。例如最近上市的紫金黄金国际,是紫金矿业集团将其境外资产分拆至香港上市。
准备来香港上市的公司络绎不绝,截至2025年10月5日,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有近300宗,包括32个根据《上市规则》第十八A章的申请及16个根据第十八C章“特专科技公司”的申请,以及五家海外公司递交的上市申请。
香港新股市场领先全球
2025年第三季,香港资本市场维持强劲势头,稳居全球新股融资中心榜首。
2025年截至第三季季末,已有66只新股在香港上市,共融资235亿美元,新股数量及融资额分别同比升45%和192%,融资额较排名第二的交易所高出50亿美元。
TMT(科技、媒体及电讯)、新能源、医疗保健及消费行业的新股表现突出。香港的新股上市后中短期整体表现优秀,其中一些大型新股的表现尤为亮眼。
香港新股市场因表现稳健,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与其他主要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再融资交易活跃
2025年至今,增发配售以及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的发行共同推动了再融资交易的活跃:截至第三季末,再融资市场总计融资额达585亿美元(同比上升172%),约占香港股权市场总融资额的52%。其中包括11宗超过十亿美元的各种大型交易。
多家发行人今年多次重返公开市场,增发规模屡次超过首次公开招股,也侧面印证了香港市场流动性充裕、市场情绪乐观、再融资机制方便灵活。
年初至今,香港市场已完成了多宗超过十亿美元的可转换/可交换债券发行,总发行量达191亿美元,打破该发行方式过往全年融资额纪录。
2025年前三季,香港股权融资额近半来自增发配售
就整体股权融资市场来看,截至第三季末,香港市场总融资额达82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
布局全球化运营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
中国企业出海步伐加快,内地企业越来越多地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以支持其国际化战略,推动香港市场融资规模显著攀升。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今,半数来香港上市的企业拥有相当比例的境外业务收入,它们的融资额占香港市场新股融资额的八成左右。
这些发展反映中国企业的战略重心,已从传统的出口贸易,进一步迈向构建全球化运营。
中国的全球价值链也实现了迅速扩张:如今的龙头企业向外输出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不少中国企业都在海外建立研发和生产中心,在电动车电池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树立新技术标竿,推动它们在新市场的业务增长。
中国企业正透过在海外建立本地化供应链应对关税政策、缩短物流路线(尤其是在电动车及电池行业)等方式,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让生产更贴近终端市场。
在欧洲、南美及东南亚等重点市场实行运营本地化,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应对关税政策,也增强了其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另一方面,拓展海外市场还可以丰富收入来源,降低对国内市场的单一依赖。
这一策略也被美妆、生活方式和食品科技等消费品牌采用。它们积极投资旗舰店、分销网络及网店,并依托海外研发及设计中心实现产品本土化。
随着市场融资活动持续活跃,中国企业面向投资者的策略也出现新动向:过去跨国企业集团通常将其中国业务「分拆」到香港上市,而如今,部分中国企业则开始分拆海外资产来港上市。
香港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随着中国企业加快全球布局,香港作为国际融资平台,成为支持这一战略的首选之地。香港拥有保障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制度优势,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覆盖主权财富基金、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类型机构。
2025年,国际投资者的市场参与度进一步提升且更加多元化,主要投资者类型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战略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及主权财富基金等。以紫金黄金国际的首次公开招股爲例,共有26名全球基石投资者(包括来自北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优质投资者)参与认购,其认购份额占发售股份的约一半。
展望未来,市场发展的势头仍然强劲。恒生指数今年以来表现领先全球股票指数,有望创下2017年以来最大的年度升幅。各个板块表现同样亮眼——截至2025年9月30日,恒生科技指数上涨44.7%,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94.8%,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涨104.6%。此外,市场今年前三季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2,56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上升126%,体现出香港作为国际融资中心的市场深度和广度。
截至2025年10月5日,有近300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其中48家公司依据第十八A章和第十八C章机制上市,也有五家海外公司已提交上市申请。凭借具有吸引力的上市制度、广泛的行业覆盖及充裕的流动性,香港有望持续在全球新股融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