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马逊云服务突发故障,大半个美国互联网受到殃及;2、六大AI模型实盘厮杀,DeepSeek暂为交易之王;3、美股稀土板块盘前拉涨,美国锑业全换股收购澳洲矿商;4、德国潜艇制造股首秀即暴涨。
财联社10月20日讯(编辑 黄君芝)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Andrej Karpathy最新表示,即使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世界里,耐心仍然是一种美德。
在最新播出的一档播客节目中,他谈到了我们距离开发功能性人工智能智能体还有多远。
Karpathy说道:“它们根本不起作用。它们智力不足,多模态能力不足,无法使用计算机和所有这些东西。它们也没有持续的学习能力。不可能你告诉他们一件事,他们就会记住。他们缺乏认知能力,根本行不通。”
“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他补充说。
AI智能体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受关注的创新之一,许多投资者将2025年称为“AI智能体之年”。虽然定义各不相同,但AI智能体是能够自主完成任务的虚拟助手——分解问题、概述计划并在没有用户提示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Karpathy以语速飞快而闻名。因此,他为那些无法理解他所有言论的听众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又写了一篇后续文章。谈到人工智能智能体,他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沮丧。
他写道:“我对这个行业的批评更多的是在于工具相对于现有能力的过度开发。这个行业的未来是,完全自主的实体并行协作编写所有代码,而人类将毫无用处。我不想住在那里。”
Karpathy理想的未来是,人类和人工智能合作编写代码并执行任务。
“我希望它能提取API文档,并向我展示它使用的正确性。我希望它少一些假设,并在不确定的时候主动咨询我/与我合作。我希望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学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程序员,而不是仅仅得到一堆别人告诉我能用的代码。”他说。
他还称,构建使人类变得无用的智能体的弊端是,人类也将变得无用,而人工智能“垃圾”,即人工智能生成的低质量内容,将变得无处不在。
Karpathy并不是唯一一个对人工智能智能体的功能感到担忧的人。
在去年领英上发布的一篇文章中,ScaleAI的增长主管Quintin Au曾指出,“目前,每次人工智能执行一个动作,大约有20%的几率出错(LLM的工作原理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指望100%准确)。如果一个智能体需要完成5个动作才能完成一项任务,那么它每一步都正确的几率只有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