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阿波罗全球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øk认为,美国经济在特朗普关税下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强劲的人工智能支出; ②专家警告称,AI投资“巨浪”可能掩盖了美国经济增长中令人不安的事实,如科技支出的爆炸式增长是GDP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这种支出可能不可持续。
前不久,久事体育场馆旗忠网球中心中央场馆,一场“黑马”之间的“家族内战”在2025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单打决赛中上演。最终,摩纳哥选手瓦朗坦·瓦舍罗击败自己的表哥、法国选手阿蒂尔·林德克内希,拿下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男单冠军,并成为ATP大师赛史上最强逆袭。
这场童话故事般的对决再一次印证“赛场无绝对,一切皆可能”的道理。两位首次闯入ATP1000大师赛决赛的选手,以振奋人心的励志表现为本届的赛事画上圆满句点。
2025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单打冠军瓦朗坦·瓦舍罗(右)及亚军阿蒂尔·林德克内希
今年,为期两周的赛事完美覆盖国庆与中秋,“双节”加持下赛事全程约25万人次到场观赛,再次刷新纪录,同时也首次实现票房过亿。火爆热度的背后,有顶级国际赛事的流量效应,也伴随着网球运动在中国的日益崛起,更有赖于赛事愈二十载的深耕与努力。
作为全球九站之一、亚洲唯一的ATP1000大师赛,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一路走来,不止见证了赛场上的无限可能,也在不断延伸赛事影响力,从优质办赛到激活体育经济、助推城市发展、共建网球生态圈,大师赛始终发掘和创造更多可能。
赛场之内,见证无限可能
“我也不知道,我甚至不理解为什么现在坐在这里,太疯狂了。”瓦舍罗在决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道。对于夺冠,对于自己为摩纳哥网球创造历史,这位新晋上海大师赛冠军得主难掩激动之情,直言要用接下来的几天才能慢慢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在过去的两周时间里,瓦舍罗从资格赛开始一路过关斩将连胜九场,期间击败五位种子选手,凭借超强逆袭之路,让世界网坛和中外球迷深刻地记住了他的名字。
夺冠一刻,瓦舍罗难掩激动之情,随后与其对手兼表哥林德克内希隔网相拥
回想开赛之前,这位世界排名仅204名(当时实时排名)的摩纳哥选手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否具备资格赛参赛资格,却毅然踏上未知之路,首次来到亚洲、来到中国上海。在开赛前36小时内,他才获得参赛资格。
对当时的瓦舍罗来说,上海大师赛是他想要实现本赛季进入前100排名目标的重要一站,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这里。他回忆起自己去年法网比赛后曾一度接近该目标(当时距离前100排名差距30积分),那也是他首次亮相大满贯赛事,成为摩纳哥网球联合会首位获得正赛资格的球员。
瓦舍罗的表哥、本届赛事亚军林德克内希曾提到,“(瓦舍罗)进入前100名排名,只是时间问题。”不过,从204名直接跃升至40名(夺冠后实时排名),瓦舍罗的教练、也是其同母异父的兄长本杰明·巴雷特直言,整个经历就像“一个童话”。他在赛后发布会表示,“我们知道他可以打得很精彩,但现在的结果绝对出乎意料”,“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瓦朗坦·瓦舍罗是大师赛冠军了,太难以置信了”。
夺冠后,瓦舍罗与其教练兼兄长巴雷特相拥而泣
每一次的晋级,瓦舍罗自己也在感慨“难以置信”,这并非对自身实力的不自信,而是作为“逆袭者”实现梦想的自然流露。在对阵德约维科奇的那场半决赛前夕,他就表示感觉“非常不真实”,其后击败了这位“三巨头”时代一员更是如此。
“我的职业生涯中错过了费德勒和纳达尔,因为我排名太低,他们在我有机会和他们参加同一级别赛事之前就退役了。因此,能够有一次机会和德约科维奇交手,已经难以置信。能站在球网的另一边与他同场竞技,我真的很惊讶自己的心态管理。”比赛结束后,瓦舍罗在与德约科维奇隔网握手时,不禁对其说出“请别退役”。
半决赛结束时,德约科维奇与瓦舍罗隔网握手
这句真情表白也道出了球迷们的心声。上海大师赛四届赛会冠军德约科维奇几乎是在最后一刻才宣布参加本届赛事,这让中国球迷惊喜不已。在过去一年里,这位现年38岁的老将基本以四大满贯为主选择性参赛。
如果说瓦舍罗的夺冠之路代表“无名之辈”的逆转潜力,那么德约的上海之行讲述的则是源自热爱、挑战极限的故事。“我现在还在竭尽所能挑战他们,更是挑战自我。”赛前,德约在谈及如何看待与以阿尔卡拉斯和辛纳为首等“新巨头”的跨代竞争时谈道。在这个“老巨头”看来,“当你走到场上的时候,年龄并没有关系,关键是想办法获胜,这才是最终目的”。
德约科维奇
最终,早已达成职业生涯“金满贯”的他在上海再一次刷新自我,第十次打进上海大师赛半决赛、第80次跻身大师赛男单四强,以38岁4个月的年龄成为史上最年长大师赛四强。这份坚毅与成就,既源自他对网球的热爱,也离不开球迷们的支持。
“我在这里的最近几场比赛,精力水平一直有点挣扎,但每当我有机会,观众都能感受到,他们都守护在我身后。那种能量真的驱动着我。”德约科维奇表示,在中国球迷面前比赛“感觉总是如此特别”,这也是他决定参赛的主要原因。他此番亦多次提到这是自己除了在家乡之外感受到最多支持的地方,也因此,他以拼尽全力的精彩表现回应这份爱。
德约科维基向球迷们“比心”
“中国军团”也在“家门口”观众的热情支持下也带来不俗表现。20岁小将商竣程在今年大师赛上迎来重大突破,职业生涯首次闯入ATP1000大师赛32强,并且在晋级路上首次战胜世界排名前十的球员。
与此同时,继张之臻、商竣程之后,上海大师赛今年再度迎来一位首次凭排名直接入围大师赛正赛的中国选手——布云朝克特。他在首轮展现出强大韧性,成功闯入第二轮,刷新职业生涯大师赛正赛胜利纪录。此外,张之臻、吴易昺、周意等球员都有上佳发挥,赢得主场观众阵阵欢呼。几位中国球员纷纷表示,能回到这里参赛感觉非常好。
商竣程
布云朝克特
“每年进一小步”,继续刷新观赛体验
去年,上海大师赛出现一连三天的雨水天气,对赛程安排带来负面影响。今年,赛事又迎来新的挑战——遭遇极端高温高湿天气,成为该赛事史上最热一站。百年一遇的“十月高温”给参赛球员带来不小影响。
“为什么不关顶开空调?”成为不少观众的“灵魂拷问”。而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亦斌在赛事期间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了这一争议。首先,ATP官方没有相关高温应对政策,而且九站大师赛中只有马德里和上海拥有带移动屋顶的场地,巴黎站为室内赛,这意味着其他六站碰到下雨、高温也只能听天由命。
旗忠网球中心中央场馆配备移动屋顶
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比赛公平。杨亦斌解释道,以单打赛事为例,最高温的几天正值比赛前三轮,比赛数量占八成以上并涉及多个场地同时进行,若中央球场关顶开空调,这对于在2号馆及外场比赛的同轮次球员来说显然缺乏公平。
杨亦斌透露,这一突发情况出现后,赛事方就迅速应对,包括4日起向现场观众免费发放冰袋和冰宝贴;5日紧急铺设临时电缆及发电机,开启中央球场环廊空调,改善观赛体验。赛事方也积极与ATP磋商,尝试引入有关评价指标设立一个临时标准,如湿球黑球温度(WBGT)*。他表示,此次突发情况已触发ATP及赛事组委会考虑未来制定相应政策,如高温环境下的比赛规则及赛事管理模式。
* 湿球黑球温度(WBGT)是综合评估高温环境对人体热负荷影响的国际标准指标
一直以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并讲求时效是赛事方的办赛宗旨。杨亦斌表示,去年大师赛遇到的两大瓶颈是雨水干扰和大牌球员训练场地容量不足,所以去年赛事一结束就马上启动整改,花费了6个多月时间在2号馆加盖可移动顶棚,并升级17号球场作为大牌球员训练专属场地,将看台观众席扩充至1200个座位。“没有想到这些准备工作做完后,今年最大的问题是百年一遇的‘高温十月’,无论是球员比赛、观众观赛以及为赛事付出努力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
2号馆不仅加盖了可移动顶棚,还对声光电设备进行全面升级
17号皇家加勒比大师训练场
“每年赛事都希望能够进一小步。”杨亦斌接着道,“赛事,就是不断持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随着极端天气频发,他透露,未来赛事将会做更充足的准备去应对各种天气问题。
“硬件”得到升级的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观赛体验、打造全民网球嘉年华氛围,赛事方也通过更多创意内容探索新玩法。今年,上海大师赛首次将宠物文化与顶级网球赛事进行融合,于赛场一隅打造一个集宠物寄养、品牌展示和互动休闲于一体的开放空间——ACE萌友天地,让大师赛成为传达“宠物友好”理念的新地标。
赛事方还创新推出“双场景”模式,将赛事热度延伸至全城。赛前在世博文化公园举办的“The Next Big Thing × ACE音乐现场”,结合网球、音乐、潮流等多种元素,形成体育与文娱消费的“双向引流”。赛事期间,“汇师上海·ACE仙霞全民网球嘉年华”则于仙霞网球中心举办,作为今年全新升级的赛事“第二主场”,通过呈现比赛、互动、集市等多元场景,将高规格国际赛事的影响力转化为市民触手可及的运动场景,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
ACE萌友天地
仙霞网球中心“汇师上海·ACE仙霞全民网球嘉年华”
还有备受球迷们期待的年度节目“超级挚友之夜”,上海大师赛的“老朋友”费德勒又一次现身旗忠网球中心,并与动作巨星甄子丹、实力演员吴磊和中国网坛名宿郑洁梦幻联动,和上万球迷共度这一网球之夜。
此外,赛事后程阶段,全新改造启用的2号馆内还举办了一球致胜网球大奖赛和“通向大师之路”青少年网球系列赛-抢七挑战赛及亲子嘉年华,以“同时、同地、同体验”为核心概念,为更多热爱网球运动的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国际顶级赛事的氛围中感受网球的魅力。
“超级挚友之夜”
“通向大师之路”青少年网球系列赛-抢七挑战赛
打造网球产业生态圈
体育赛事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尤以对城市消费活力的带动最为显著。本届上海大师赛观众中,国内上海以外地区观众约占60%,境外观赛人数约占10%。赛事不仅成为今年“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期间最受关注的体育盛事之一,也引发了一场“网球+消费”的城市热潮,带动商圈、人流与城市活力的全面升温。
赛事现场,赛事官方纪念品商店的人流不断是很好的证明。在去年推出多个“爆款”的基础上,今年赛事方进一步丰富周边商品并扩大了售卖区域,同时还与顶流明星二次元IP“周同学”合作推出特别产品。据统计,全程总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元,单日最高销量超过200万。
赛事期间,官方纪念品商店人头攒动
赛场之外,以观赛为目的的旅游效应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活跃起来。“赛事对城市消费、对经济发展带动的作用,最大的贡献还是来自于带动更多非上海的观众到上海”,杨亦斌表示。而为了将观赛热情转化为消费动能,赛事协同相关单位,进一步融入“文旅商体展”协同发展体系。
在去年基础上,今年赛事继续探索“票根经济”,推出一系列“赛票+酒店”“赛票+景点”“赛票+交通”等组合产品,包括联动中国网球赛季和LPGA锦标赛的票务产品,以及深入各区商圈的票根优惠措施,例如联动全区14个街镇、25个核心商业体、160余家酒店影院及千余个商户,推出覆盖体育用品、美妆护肤、餐饮住宿等全品类消费福利。
同时,为方便境外旅客,赛事还联动推出Shanghai Pass境外支付服务和离境退税机制等,形成从入境、观赛到旅游、消费的便利闭环,将赛事打造成为展示上海国际化营商环境和开放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有效激发了城市文旅消费活力。
赛事期间向观众免费发放降温冰贴(上),也为球员提供降温风扇
“就是想让更多前来观赛的球迷、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也更方便地观赛,并且在观赛之余能够游览上海景点、在上海购物。”杨亦斌表示。在精细化运营与各相关单位联动的共同作用下,赛事带动文旅商体展综合消费的规模成功实现了新增长,城市的消费活力与国际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从“一场赛”到“一座城”,上海大师赛一路走来,早已成长为球迷乃至全世界游客心目中重要的城市印记。今年,正值旗忠网球中心建馆20年来。赛事期间,位于2号馆前的“传·旗”20周年主题展就吸引了不少铁杆球迷前往打卡。这场特别展览不仅标志着国际网球赛事落户闵行区的二十周年,也记录着国际网球赛事落“沪”27年的演进历程。
“这个展览只展示了我们收藏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杨亦斌透露,借此契机,未来每年也将于赛事同期策展、布展,最终目的是要在旗忠网球中心打造一个真正独立的网球博物馆。“网球文化的积淀,一定会成为旗忠网球中心未来网球生态圈中非常亮眼的内容。”
“传·旗”20周年主题展
从1998年的喜力网球公开赛,到上海网球大师杯,再到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连续突破纪录,上海网球历经了从赛事引入到生态构建的跃迁。依托上海大师赛构建的“赛事+场馆+球员”网球生态圈正在逐渐显露。
本届赛事开幕之际,赛事方久事体育与ATP就宣布合作设立亚洲首个ATP发展中心,并为“久事国际网球学院”正式揭牌。未来,双方将依托旗忠网球中心先进的场馆设施,打造网球全产业链,包括运动员训练、康复与体能、网球科技创新等多个功能模块,着力构建从青少年培养到职业晋升的完整人才体系。
10月1日,久事体育与ATP共同宣布最新战略合作
久事体育还透露,未来将以大师赛为基础,持续推进旗忠网球中心的国际化升级改造,通过国际方案征集,规划建设超一万坐席的综合场馆、竞技训练基地等核心设施。这些重要举措将为网球产业生态圈建设巩固好基石,也将有力推动上海“网球小镇”建设。今年1月,闵行区人民政府与久事集团签署了共建“网球小镇”的战略合作协议。
“网球小镇将带动更多‘网球+科技’‘网球+旅游’‘网球+交通’‘网球+零售’等更多‘网球+’创新业态,以网球为核心的大生态,这是我们未来的设想。”杨亦斌接着道,“(将投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慢慢让业态逐渐集聚,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未来,久事体育将通过场馆功能的多元化拓展与产业资源的系统化整合,积极助力网球小镇这一跨领域系统工程的功能完善与能级提升,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