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9月A股新开两融户20.54万户创年度新高,同比增288%; ②9月末账户总数达1529万户,年内开户数逐步攀升; ③两融投资者活跃度仍处低位,参与两融交易及有负债投资者占比远低于十年前。
财联社10月17日讯(记者 林坚)2025年是首创证券成立的第25周年,也就在周年内,公司赴港上市已到递表阶段。10月1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启动A+H双重上市进程。
图为首创证券港股招股书,中信证券、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中银国际联席保荐。
财联社曾在《首创证券计划赴港上市,时隔6年,A+H两地上市券商有望再添一家》《赴港IPO推进中,首创证券交上半年业绩单,投资收入增长56%为关键贡献》两篇报道中对此事有过阶段性跟踪。通过最新公告披露的内容,本次首创证券赴港上市至少有三大看点。
一是若顺利通过聆讯,首创证券将成为第14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券商。目前A股市场共有42家上市证券公司,其中13家实现了“A+H”上市,分别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银河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中原证券、国联民生、招商证券。
目前来看,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在估值体系和投资者偏好上存在差异,首创证券在港股上市后,其估值可能会受到港股市场投资者的重新审视,这将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估值参考。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高估值有助于公司进行再融资,同时降低股权稀释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港股的估值低于A股,由于公司A股估值较高,因此出现PB估值低于一倍的可能性较低。
有观点认为,港股市场2025年以来表现突出,有业内人士展望,若首创证券在港股市场表现良好,还可能吸引更多内地券商赴港上市。
二是赴港IPO募投资金拟使用情况出炉,与公司战略有所契合。招股书显示,首创证券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等核心业务发展,加强IT、科技投资,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提升行业竞争力,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据记者了解,目前首创证券正推进“以资产管理类业务为核心引领,以财富管理类业务和投资银行类业务为两翼支撑,以投资类业务为平衡驱动”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三是赴港上市的目的更加明确,旨在提升资本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整合国际资源,增强国际影响力。作为北京市国资委控股上市券商,首创证券近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立足北京、服务全国,打造了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拥有多元且稳定增长的客户群体。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首创证券实现总收入分别约为25.19亿元、29.70亿元、35.88亿元、18.45亿元人民币;同期,利润约为5.55亿元、7.01亿元、9.85亿元、4.9亿元。
本次港股发行上市事项尚需首创证券股东会批准,并需取得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或备案。
也就在递表当天,首创证券股权也有变动。首创集团拟通过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方式将持有的公司9742万股A股股份(占总股本3.56%)划转给京投公司。本次划转不涉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首创证券方面表示,划转完成后,京投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公司的业务支持,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募投计划公布,六方面分配资金
市场与行业比较关注本次首创证券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计划,整体集中在六个方面,除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其他均与业务条线发展有关,进一步巩固差异化优势。
第一个方面是资管业务,这是首创证券的优势业务,招股书内也提到,募投资金用于资管业务有助于巩固公司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
根据招股书,2022-2024 年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速在 42 家 A 股上市券商中排名第五,净利润增速排名第十,ROA、ROE 等盈利指标位居前列,形成 “资管 + 固收” 的特色标签。
首创证券提到,将设立资管子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管理业务布局,落实多资产、多策略布局,拓展及完善固收 +、利率债和权益类产品策略;支持存量渠道产品发行,持续扩大代销渠道合作,推动新业务模式落地,扩大客户覆盖,提升资产管理规模;加强私募基金子公司专业能力建设,提升其资本实力及自身竞争力。
第二个是投资类业务,首创证券称这是为了提升买方能力,构建全球视野、多资产协同的投资体系。
记者注意到,投资类业务作为“平衡驱动”板块,在首创证券上半年市场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业绩调节作用。公司也表示,将加大证券投资,助力社会经济增长,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强高股息率权益类证券、衍生品业务投入,做好多元化、多品类布局,增加国际化资产投资配置,在保证风险整体可控的同时,提升整体投资收益率;加强另类投资子公司资本实力,探索困境资产处置相关业务及北交所、新三板投资机会。
第三个方面是投行类业务,旨在实现多元化发展。截至目前,投行类业务作为公司 “两翼支撑” 之一,重点布局债券承销、股票保荐及财务顾问。
公司称,提升服务科技企业能力,助力首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资产证券化、产业债、跨境融资、并购重组、困境资产处置、另类资产投资等投行业务领域巩固优势并开拓增长点。
第四个方面,在对财富管理类业务方面的投入,首创证券称旨在完善财富管理服务和产品体系。
实际上,财富管理与投行业务对于首创证券而言,主要呈现区域与战略服务特色。比如投行业务体现出“深耕区域”与“服务战略”的双重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全面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业务,深化北京根据地战略,聚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客户,强化业务协同策略,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业务实现革新突破。
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数金类、投顾业务和两融业务都具有一定特色。谈及港股上市,公司提到,将推动机构业务突破,做好两融和投顾业务,增强财富管理综合服务能力。
关于第五个方面,也就是对 IT、科技投资方面的投入,公司计划进一步推动数智化转型,赋能业务条线。
募投的内容包括推动设备更新与系统升级,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聚焦数智化运营与服务,升级公司科技金融生态,强化数智化运营管理,完善数智化客户营销与服务体系,实现运营效率、服务效率提升;开展技术创新,与业务需求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
如何为未来跨境业务布局奠定基础?
此次赴港上市是首创证券继 A 股之后的又一资本化举措,综合各类非银研报以及记者采访情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补充资本金用于业务扩张;
二是优化股东结构,引入国际投资者,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三是提升国际知名度,为未来跨境业务布局奠定基础;
四是契合国家金融开放政策,符合《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备案要求,推动业务与国际市场接轨。
其中比较受到关注的是,作为总部位于北京的券商,若首创证券顺利在港上市,将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北京。在港上市后,公司能够借助香港这一国际金融平台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关注北京,促进北京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同时,首创证券也将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其在北京乃至全国的金融服务网络,为更多企业提供优质的资本运作和金融服务,助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
招股书显示,首创证券H 股发行完成后,公司H 股与 A 股将形成 “两地上市、协同发展” 格局。未来,首创证券将继续深化 “以资管为核心” 的差异化战略,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通过科技赋能与业务协同,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