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日有8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开展6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有助于熨平短期资金波动 ②央行连续第5个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10月政府债券还会较大规模发行等因素
财联社10月17日讯(编辑 杨斌)近两年,中小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案例明显减少,相关风险得到缓释。2025年至今,仅有两例。不过,监管仍十分重视“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事件的影响。
16日,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就《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报告制度》(简称《制度》)征求意见,《制度》将“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列为需在24小时内上报的重大事项之一。
《制度》旨在及时、准确、全面掌握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重大事项,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制度》共列出14条事项,应当于事项发生之时起24小时内向属地人民银行报告。这些事项包括可能导致重大影响的违法违规经营、涉诉、负面舆情、信贷风险等等,第十条为:拟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
央行天津市分行也是继8月山东省分行后,又一地把“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列入24小时上报事项内的央行省级分行。
二级资本债系商业银行用以补充二级资本并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工具,期限通常为5+5年,在第一个五年末附有赎回权。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二级资本债的资本补充效率在第一个五年后逐年递减,商业银行普遍选择提前赎回并发行新债来维持资本充足率。
因此,若商业银行曝出未赎回二级资本债,通常不及市场预期。二级资本债不赎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银行无法以较低成本发行新债,赎回后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风险,易引发市场对银行资质的质疑。
据财联社梳理,二级资本债不赎回事件发生的高峰在2022年,当年超过20例,此后逐年下降。2023年、2024年,分别有14例、6例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
2025年至今,有2例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4月18日,南昌农商行公告不行使“20南昌农商二级01”赎回选择权。9月4日,阜新银行公告称,不行使“20阜新银行二级01”赎回选择权。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廖志明认为,伴随近年中央与地方政府协同推进的债务风险化解政策落地,地方债务压力缓释显著降低银行资产质量隐忧,叠加持续强监管与资本补充支持,银行信用风险明显下降,近两年不赎回二级资本债案例有所减少。
从过往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案例来看,全部为城农商行,辽宁、山东、湖北、吉林等地区较多。上述两家银行中,南昌农商行截至半年度末的资本充足率为10.73%,接近10.5%的监管红线。阜新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1%,接近8.5%的监管红线。
从2024年发生的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事件来看,上半年同样仅有一例,但进入下半年后数量增多,11-12月发生了3例。
中信证券FICC首席明明在相关研报中认为,2025年以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银行负债端压力或将得到缓解,进一步缓解净息差压力,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有2家城农商行不行使二级资本债赎回权,较2024年同期不赎回数量同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