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AI涨乐强势刷屏!AI APP究竟将如何重新改变A股投资?
“AI涨乐”等AI原生终端的推出,印证了证券行业正从工具化、平台化向智能化深度迈进,用户需求从主动找功能转向被动享服务。华泰证券的实践正在回答一个问题,有别于传统券商APP,AI APP如何不再是“功能叠加”,而是通过重构服务逻辑,让AI深度融入选股、交易、分析等核心场景。

当你打开证券APP的动作,从“翻遍菜单找功能”变成“开口问AI要服务”,证券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悄然换挡。10月16日,华泰证券正式上线金融AI独立应用终端“AI涨乐”。也正是伴随着它的上线,再度宣告,当金融大模型加速叩开证券行业大门,传统 APP“局部 AI 化”的改造模式正被突破。

“AI涨乐”为何受到关注?在不少证券从业人士看来,这款产品不仅跳出了传统券商APP“内嵌AI模块”的局部改造模式,更让行业看到“AI+金融”深度融合的新可能。

一方面,金融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投资者对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激增,但传统证券APP仍以标准化产品触达客户,难以适配新手、中端、成熟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比如新手面对碎片化的政策、财报、舆情信息“不知从何下手”。反观成熟投资者,则苦于缺乏精准的选股、盯盘工具。

另一方面,券商同质化竞争加剧,AI大模型、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成为破局关键,但多数机构仍停留在“AI选股”“智能客服”等单一功能探索,未形成系统性的智能服务能力。

“以前谈券商AI,更多是局部智能,比如AI选股、智能客服,现在大家开始想全场景智能。通过AI的能力,行业在与用户交互的过程也正在不断做出全新的尝试。”一位券商从业者表示。

体验过“AI涨乐”,这款产品的特点很容易理解。

功能全面且精准:覆盖传统证券交易、盯盘、选股、聊天等主流功能,支持个性化盯盘策略,同时以策略、主题、资金、涨停四大维度的选股工具,精准服务资深投资者。

技术架构多元:采用华泰自研模型与通用大模型、问投顾模式(暂未上线)并行的方式,高效响应客户需求。

用户定位清晰:推出四款突出二次元风格的AI投资助手形象,重点吸引年轻用户群体。

内容支撑专业:盘前、盘中、盘后等时间段的“盯盘”信息流由“华泰投研”提供策略内容,提升信息专业性。

证券业数智化转型正在新的节点,也是起点。实际上,券商正在新一代AI APP上花更多心思,相关的产品每有落地便是一番讨论。多家大型券商也计划在2026年推出专属AI化APP,试图重塑投资、服务、交易的产品逻辑;中小券商虽受成本因素制约,但也纷纷将AI产品纳入发展规划,部分数智化基础较好的中小机构甚至有望借助这一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对于券商AI APP的行业讨论,本质上是资本市场对金融AI落地模式的深度审视:券商正在APP维度探索“AI平权”(智能能力普惠化),其中以“可信AI+券商数据+年轻化体验”为核心,试图解决金融AI的两大痛点,信任(数据透明、合规)与场景(从“看”到“做”的闭环)。

有观点认为,更长远来看,券商AI产品不该是局部改造的“伪智能”,而应是深度融合的“真服务”,不该只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不好用、能不能用、敢不敢用”的问题。

重构“人-信息-服务”的关系

不难发现,“AI涨乐”的设计逻辑始终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从功能覆盖到技术架构,再到用户定位,均呈现出与传统APP的显著差异。在金融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的当下,传统证券APP以标准化产品触达客户、难以满足投资者个性化需求的痛点愈发凸显,这也是AI APP受到关注的原因,综合来看,目前券商传统APP所存在的问题有五种:

1.金融市场(如股票)信息碎片化(政策、财报、舆情等),用户(尤其新手)难以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决策成本高;

2.传统金融服务(如券商App)标准化程度高,难以适配新手(缺乏认知)、中端(构建体系)、成熟投资者(追求精准)的差异化需求。

3.金融领域用户对“AI黑箱决策”存疑(如通用AI推荐股票的合规性),且敏感数据(持仓、账户)泄漏风险高。

4.纯LUI(语音/文字交互)在高频操作(如交易)中效率低于GUI,用户迁移成本高。

5.传统金融服务受限于地域、专业门槛(如偏远地区用户难触达优质投顾),智能能力未普惠。

目前来看,华泰证券“AI涨乐”表明,AI APP的核心价值并非“炫技”,而是在垂直场景中重构“人-信息-服务”的关系。

打开传统证券APP,新手可能对着满屏的政策、财报、舆情信息犯愁——“这么多内容,哪些和我买的股票有关?”;成熟投资者则会纠结——“有没有更精准的工具,能快速抓到资金动向?”这些困扰,正是AI APP试图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法的核心在于替用户“过滤”无效信息(如选股Agent的自动化分析);帮用户“沉淀”决策逻辑(如推理过程可视化);为用户“兜底”安全边界(如数据合规与透明输出);让服务“追上”用户习惯(如GUI保底+LUI创新)。

受访人士谈到,基于上述这些探索,最终券商通过解决效率、个性、信任、习惯、普惠五大痛点,实现“智能平权”,也就是让每个用户(无论投资水平、地域)都能获得“专属AI助手”,而非被标准化工具裹挟。

先从交互逻辑举例,“AI涨乐”并未完全摒弃用户熟悉的交互逻辑,而是采用“GUI核心功能+LUIAI能力”的双驱动架构。从页面结构看,App将“选股”“盯盘(行情自选)”作为主框架,保留券商用户核心需求的图形化交互;同时在页面底部设置全局AI输入框,支持随时唤起ChatBot(聊天机器人),实现AI能力的即时调用。

此外,“AI涨乐”将“交易”“账户”功能分别固定于左下、右上角,确保用户高频操作的便捷性。抛开AI模块,“AI涨乐”实现“找机会、选标的、做交易、查账户”的极简券商App功能闭环,兼顾用户习惯迁移与AI交互创新。

AI能力已覆盖选股、交易、分析等关键场景

作为核心亮点,“AI涨乐”的AI能力已覆盖选股、交易、分析等关键场景,且注重“过程透明化”与“用户分层适配”:

选股决策可视化:针对用户高频提问“明天可以买什么”,App未直接输出答案,而是导航至“热点选股助手”Agent模块。该模块可展示AI的规划、工具调用、推理全过程,用户能回溯选股逻辑,为“信任AI结论”提供可行路径,避免“黑箱决策”。

聊天下单打通基础链路:ChatBot已实现与委托、条件单等核心交易功能的打通,用户清晰描述参数后,可通过对话完成“一句话下单”。尽管当前执行效率低于GUI,但评测认为,此举为后续场景化交易(如语音下单、策略预埋)奠定基础,是券商AI从“辅助”向“执行”延伸的关键尝试。

专业分析覆盖全维度:从大盘、行业到个股,从基本面到技术分析,App可基于券商专业信源与分析框架输出结论,相比通用AI更具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针对不同投资能力用户,AI能力呈现差异化适配,对投资认知较浅用户侧重基础认知引导,对中间层用户开放推理过程以供学习,对成熟投资者则聚焦数据准确性与上下文连贯性。

依托华泰证券的投研资源与生态布局,“AI涨乐”有望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实现从投资助手到涵盖理财、生活、产业等多领域的综合智能终端,持续提升用户黏性与单客价值。

直击Z世代用户

随着Z世代投资者进入市场,年轻群体对个性化、便捷化、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激增,倒逼券商探索差异化路径。在“AI涨乐”中,二次元尝试,是一个最鲜明的看点。华泰证券在AI的基础上有了更多Z世代风格的影子。

虽然公司官方并未做出全面的理念诠释,但华泰证券更为突出了“二次元”的概念,这是多位业内人士使用之后给出的感受反馈。在他们看来,公司通过二次元IP形象、轻量化交互设计,直击Z世代用户,打破券商App的严肃刻板印象,以“非传统金融工具”姿态破冰。

比如,“AI涨乐”在用户首次进入的引导环节即释放鲜明的年轻化信号。推出四款二次元风格的AI投资助手形象,从首次登录的引导环节开始,就通过视觉文化符号传递“非传统金融工具”的定位,不同于传统券商APP的严肃图标与界面,二次元形象更贴合Z世代用户的审美偏好,有效打破券商产品的“刻板印象”。

App通过二次元向IP形象设计,以视觉文化符号直接传递“非传统券商工具”定位,虽未提及“Z世代”等标签,但精准契合年轻用户审美偏好,成为券商领域位数不变的以“年轻化视觉”为核心破冰点的AI应用。

实际上,“AI涨乐”的二次元尝试,不是孤例。现在券商们都在琢磨“怎么抓住年轻人”:银河证券的“漫ta”APP、广发证券的广发元始股App,都在界面设计、功能交互上往年轻化靠,毕竟年轻投资者对“个性化、智能化”的需求更强烈。

近十年内有望有颠覆式产品出现

“C端领域AI应用尚未大规模落地,近十年内有望有颠覆式产品出现,所具备的特点就有功能垂直、服务拟人化、体验极致等等。”这是业内人士给出的一个预测。截至目前,对于券商打造新一代AI APP的讨论正持续升温。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AI将在多大程度上助力券商发展,重塑证券行业的生产力,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证券行业的AI革命,早已不是“要不要做”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做到极致”的必答题。其中,券商需重点挖掘投资者“行为-动机-需求”关联链条,通过洞察交易习惯与行为逻辑优化服务,以目前自然语义互动为主要应用形式,未来AI将突破固定入口的聊天机器人模式,向场景化对话演进,从标准化客服转向“更懂用户”的个性化交互。

在此背景下,券商APP加速从基础交易工具向整合投研、教育、生活服务的财富管理生态平台转型,未来同一家券商或推出覆盖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多款APP,或打造集合多元功能的“大APP”产品。

从目前的探索来看,“AI涨乐”或定位为华泰开放生态的超级入口,未来可连接内部服务与外部生态伙伴,预示着金融AI的竞争将从单一产品转向全场景生态服务的构建。

监管与创新的平衡成为券商APP未来迭代的重要考量,“沙盒”机制被业内寄予厚望,以探索服务边界与监管创新的结合点。市场期待在投资者保护、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服务领域拓展,包括跨境业务、碎片化投资、新型数据服务等方向,为券商APP差异化发展开辟新空间。

不难发现,现在证券行业的AI竞争,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到极致”的问题。谁能精准抓住用户需求,谁能平衡好创新与合规,谁能构建起自己的智能生态,谁就能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而当“每个投资者都有专属AI助手”的目标实现时,证券行业的“智能时代”才算真正到来。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