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面对国庆假期、跨季等因素扰动,近期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呵护流动性态度明显 ②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或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财联社10月15日讯 (记者 曹韵仪)今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鉴于近期外部环境波动加大,预计央行会更加重视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稳定市场预期。”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10月,资金面大概率延续“先松后紧”的风格,从中旬起资金扰动因素增加。而央行是对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的续做与投放,或成为平衡资金供求的关键因素。
“不过,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每月6000亿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业内人士表示。
10月资金面延续“先松后紧” 央行呵护成资金面关键
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今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合计到期19710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到期10210亿元,3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到期8000亿元,1个月国库定存到期1500亿元。不过,鉴于央行如期操作买断式逆回购,市场预估资金利率还仍可维持低位运行。
“鉴于近期外部环境波动加大,预计央行会更加重视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稳定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10月15日8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已提前在9日开展11000亿续作。结合当月8000亿到期量,这意味着10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由此,10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4000亿。
天风证券研报分析,10月上旬,支撑主要在于季初财政支出、节假日现金回流以及中长期流动性投放的累积效应,资金利率有望延续平稳运行。10月中旬起,扰动开始积聚,央行积极呵护下,压力或整体可控,但资金利率波动或加大。央行流动性操作的节奏与力度,特别是对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的续做与投放,或成为平衡资金供求的关键因素。
除了中长期流动性到期较9月有所增加,另一方面,10月的政府债发行量仍较大。数据显示,预计10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达1.21万亿元,中下旬税期走款规模约1.8万亿元,环比增加7000亿元,叠加跨月需求,或推升资金利率波动。
四季度降准落地预期加大 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缩减
“近日股债跷跷板明显,股市科技板块大跌,但实则早有预期。”一位债市交易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后续无论关税政策如何演绎,波动性都将加大。不过鉴于央行投放呵护,资金面整体平稳。
“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王青指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参考三季度以来央行对于流动性宽松的支持力度,以及配合后续财政发力的必要性,预计10月份央行MLF以及买断式逆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将延续,资金利率和政策利率利差或保持稳定。
同时,10月还有7000亿MLF到期,业内预计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不过,王青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每月6000亿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综合外部环境及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以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为标志,四季度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王青表示,由此,在央行降准注入较大规模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有可能相应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