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一号位三年两换 小鹏汽车智驾酝酿“大招”?
科创板日报记者 杨小小
2025-10-10 星期五
原创
①对于刘先明此番正式成为小鹏汽车智驾一号位的消息,外界普遍解读为,小鹏的智驾发展战略正在从侧重应用到专注底层模型研发进一步深化。
②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小鹏汽车方面释出消息,有望在今年的AI科技日上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智能驾驶
关注

《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杨小小)新能源车企激战智驾正酣之际,小鹏汽车传出智驾一号位换帅的消息。

近日,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发布内部信,李力耘不再担任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接替该职位。

刘先明于2024年3月加入小鹏汽车,担任AI团队负责人。此前,他在2016年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曾任职于Meta、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等,担任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小鹏任职期间,刘先明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向AI大模型方向的演进。在今年6月的CVPR WAD上,他发表了题为《通过大规模基础模型实现自动驾驶的规模化》的演讲,系统地介绍了小鹏汽车自研的业界首个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基座模型的历程和方法。

对于刘先明此番正式成为小鹏汽车智驾一号位的消息,外界普遍解读为,小鹏的智驾发展战略正在从侧重应用到专注底层模型研发进一步深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小鹏汽车方面释出消息,有望在今年的AI科技日上宣布在物理AI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对世界进行推演能力上取得关键进展。

小鹏方面在后续的公开回应中称,刘先明全面负责自动驾驶中心的业务和组织管理工作,向何小鹏汇报。

而对于李力耘的任职情况及安排,公司方面则表示,其因身体原因会暂时休息一段时间,“感谢力耘从2023年以来带领小鹏智驾团队,对公司作出重要贡献。”

2023年8月,小鹏汽车彼时的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离职,李力耘作为继任者,开始全面负责小鹏智驾方案的技术研发与量产落地,并于次年10月晋升为小鹏汽车副总裁。在此之前,他于2019年6月加入小鹏汽车,担任自动驾驶高级总监、智能驾驶决策规划算法和模拟器方向负责人,负责小鹏汽车高速和城市自主导航辅助驾驶系统NGP的研发。

历经多次主将更换的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业务,也落地了不少进展。早在2022年9月,小鹏率先在广州开启城市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试点,高阶智能驾驶由此在城市场景量产落地。在此之后,NGP可以说成为了小鹏自动驾驶的核心卖点,截至2024年初XNGP在全国243座城市全面开通,可用道路里程达56.9万公里。

战略上,小鹏的自动驾驶业务也在深化,从2024年大力推进“端到端 + 大模型”技术路线,到为支撑智驾大模型的落地部署,自研推出了大算力AI芯片“图灵”。

可以看到,新能源车企已迈入智能化竞争的深水区,小鹏汽车的智驾一号位换帅,只是新能源车企竞争下激起的折射行业全景的水花。

在小鹏传出智驾业务组织变革的同天,蔚来汽车宣布其世界模型2.0版本将于年底至明年一季度陆续登陆旗下车型。蔚来董事长、创始人兼CEO李斌此前曾表示,蔚来智能驾驶2025目标是:智驾使用时长占比达80%,10倍安全于人驾。

理想也在今年加速了智能驾驶的研发和落地。其今年发布的新款车型搭载双Orin-X芯片与激光雷达的组合,可以实现高速NOA自动避让施工路段、城市记忆泊车以及识别儿童突然冲出马路并紧急制动等功能。

最早提出智驾平权的比亚迪,则在今年继续主推这一战略,“天神之眼”系统被细分为 A、B、C 三个等级,其中入门级的C版甚至能下探到7万元级别的海鸥车型上,实现智驾的“全民标配”。

多名汽车行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企在电池、续航、补能等硬件维度的差异逐渐缩小,并且出现了同质化内卷式的竞争格局,在此背景下,智驾逐渐成为了新能源车企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战场。“无论是在打造品牌溢价,还是产品功能性,抑或是打开未来包括Robotaxi在内的商业想象空间,智驾都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抓手。而无论是换帅,还是升级战略侧重点,都是新能源车企制胜新战场的手段表现。”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