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Monthly Review|2025.9月品见回顾与瞭望
关注8件事,“品”姿态万千的生活,“见”复杂有趣的世界。

This Month's Roundup

1. 生活方式化正改写运动品牌竞争格局
2. 艺术拍卖遇冷,奢侈品成为维稳支撑
3. “大众百万富豪”成为全球财富版图新力量
4. OpenAI发布首份基于用户使用的研究论文
5. 全球时尚业能源转型进展缓慢
6. 世界第一高桥于贵州正式通车
7.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显著上升并非遗传因素
8. 巴西职业滑板手创滑板史上两项世界纪录

01
运动服饰正成为最具增长性的细分市场之一,而品牌的长期竞争力将建立在情绪表达与功能创新的平衡之上

运动品牌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性能与科技。随着“生活方式化”成为新趋势,运动不再只是汗水与力量的象征,而是延伸为自我关怀、情绪释放和身份认同的日常表达。从Lululemon在中国通过“夏日乐挑战”打造社群场景,到Alo Yoga跨界进入护肤与餐饮,乃至Adidas将运动精神延展至香氛体验,品牌正通过叙事与场景不断拓宽边界。

图片来源:Pinterest @ChinNick

消费者心态的转变,是推动这一趋势的核心动力。越来越多年轻人购买运动产品,不是为了提升表现,而是为了表达生活态度、彰显审美与归属感。只有兼顾情绪价值与产品力,品牌才能在竞争加剧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详见品见:生活方式化,正在改写运动品牌的竞争格局

02
在传统艺术品成交额下降的同时,奢侈品拍卖成交规模正稳步扩大,并成为拍卖行新的增长引擎

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连续两年多低迷。上月初,艺术品线上交易和研究平台Artnet发布的《艺术市场情报》2025年中回顾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8.8%,单件拍品的平均成交价更创下十年同期新低。市场呈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即高价作品难觅买盘、低价拍品虽活跃却难撑整体规模。这种持续疲态,引发业内对市场是否正经历结构性调整的深层思考。

三大拍卖行过去十年上半年的全球拍卖总额
数据来源:ArtTactic 制图来源:CNBC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奢侈品拍卖的强劲表现。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奢侈品在三大拍卖行的成交额占比首次突破20%,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世代交替、消费习惯转变以及数字化渠道的普及,奢侈品拍卖正在成为维持行业活力的重要支撑。(详见品见:拍卖行收益创新低,艺术遇冷、奢侈品成为维稳支撑?

03
《2025全球财富报告》指出,全球财富增长不仅体现在规模的扩张,也在于结构的变化

瑞银(UBS)最新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仍处于不确定环境,但过去两年全球财富总量依然保持稳健增长,百万富豪数量也在持续上升。报告的亮点之一是揭示全球财富增长结构的新变化:在百万美元以上的群体中,一个长期被忽视、如今快速壮大的新兴群体——EMILLIs(Everyday Millionaires,大众百万富翁)正在崛起。他们的出现,意味着财富正从少数人的专属标签,逐步演变为更具普遍性的社会现象。(详见品见:2025全球财富报告:财富扩张下的结构重塑,“大众百万富豪”崛起

2000至2024年,EMILLIs数量持续增长(报告截图)
图片来源:UBS《2025全球财富报告》

04
OpenAI基于150万条用户对话发布首份工作报告,揭示ChatGPT使用趋势和未来使用价值

9月15日,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官网发布了一篇由OpenAI提交的最新工作论文,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关于ChatGPT消费者使用情况的研究。论文由OpenAI经济研究团队与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大卫·德明(David Deming)共同撰写,基于对150万条用户对话的隐私保护性分析,首次系统展现了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这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研究显示,自2022年底面向公众推出以来,ChatGPT的用户群体快速扩展,截至2025年中已覆盖全球约10%的成年人口。早期存在的性别差距正在缩小:2024年初,女性用户比例仅为37%,到2025年7月已上升至52%,与整体人口结构更为接近。同时,ChatGPT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尤为显著,到2025年5月,这些国家的用户增长率是高收入国家的四倍以上,凸显出技术普及的全球化趋势。

ChatGPT消费者工作相关对话在不同主题上的分布(基于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的样本数据,采用28天滚动平均)
图片截取自报告(图表8)

在使用场景方面,研究发现,消费者对ChatGPT的依赖主要集中在“日常任务”处理。约四分之三的对话涉及信息检索、实用指导和写作,其中写作成为工作场景下的主要用途,占比约40%。与普遍的担忧不同,ChatGPT更多是作为生产力工具,而非替代劳动岗位,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帮助用户提升判断力和写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非工作相关的使用增长速度更快。2024年6月,非工作用途在整体使用中占比为53%,到2025年6月已升至73%,表明ChatGPT正在深度嵌入个人生活场景,从教育、创意到娱乐,带来难以通过GDP衡量的经济价值。

05
环保组织“时尚革命”发布能源报告称,仅11%的时尚巨头在供应链使用可再生能源,行业脱碳和资金支持严重滞后

9月,环保组织“时尚革命”(Fashion Revolution)发布了第二版报告“What Fuels Fashion?”(译:时尚靠什么“供能”?),分析全球200家最大时尚企业的能源转型表现。报告显示,尽管60%的企业披露其在自身运营环节使用可再生能源,但仅有11%的企业在其供应链中真正实现了这一转变,显示行业整体脱碳进展依然缓慢。

图片来源:Fashion Revolution

报告指出,目前不到三分之一的时尚巨头显示其温室气体排放量有所下降,只有14%的企业公开了电气化与减排计划,且多数仍依赖“碳补偿”掩盖化石燃料使用。时尚革命警告称,供应链中的燃煤和燃油锅炉是行业主要排放源,而电气化和清洁热能是最直接且可行的减排路径。尽管相关技术(如电加热锅炉和热泵)已广泛可用,但仅有7%的品牌披露在高温工艺环节推动电气化。

报告还指出,行业在资金支持方面存在明显缺口。仅6%的品牌公开向供应商投资可再生能源或能效改造,2%为其提供运营成本支持。该组织认为,若没有国际品牌产生明确需求,供应商无法承担高昂的转型成本,政府也难以扩大清洁能源供应。根据报告发布的“时尚透明度指数”,H&M以71%的能源转型执行率居首,其次为Calzedonia集团(63%)和Puma(57%),古驰、lululemon、Asics、爱马仕等品牌位列前十。

06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以垂直高度和主跨径刷新两项世界纪录,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2分钟

9月28日,世界第一高桥——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座横跨贵州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州贞丰县的超级工程,全长2890米,主跨径1420米,桥面距水面高达625米,成为目前全球桥梁中“高度第一”“跨径第一”的双料纪录保持者,被誉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目前,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超过3.2万座,其中近半数位列世界高桥百强前列,持续巩固“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的全球地位。

图片来源:新华社

花江峡谷大桥是六安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横跨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大桥建设历时三年多,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和智能监测等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累计获得专利21项。项目采用智能缆吊系统、2000兆帕级高强钢丝与智慧缆索,实现桥梁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成为世界山区桥梁建设的“中国方案”。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发展,采用无人机航测减少植被破坏,并配置风光互补照明系统,确保生态与工程并行。

作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工程,大桥的建成使两岸通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2分钟,大幅提升了区域交通效率,为西南地区经济协同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据遵义晚报报道,花江峡谷大桥将成为贵州“桥旅融合”3.0版本的重要样本。依托桥旅资源,当地规划建设地质文化馆、桥梁科技体验中心与观光平台,预计每年将吸引超百万游客,带动沿线文旅、民宿与农产品产业链发展。

07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研究指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在代际间显著上升,这一变化与教育压力增加和户外活动减少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最新一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英国眼科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和近视程度在代际间显著上升,其主要原因并非遗传因素,而是受教育压力增加与户外活动减少等环境变化的影响。

图片来源:Vadim Ghirda/AP Photo

该研究为一项覆盖中国双胞胎及其父母的长期随访队列研究,历时12年(2006—2018年),共纳入686名基线时年龄为7至15岁的儿童及其父母。研究通过屈光状态测量与眼轴长度监测,对比了两代人的近视状况。结果显示,子代的近视患病率高达78.0%,显著高于父母一代的42.1%。其中,中度与高度近视的比例分别为38.8%和9.6%,均较父母一代(9.9%和5.2%)明显上升;而轻度远视与正视比例则明显下降。研究还发现,青少年近视的主要结构性原因在于眼轴长度显著延长,而非角膜曲率或晶状体等其他生物参数变化。

研究团队表示,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近视高度受遗传影响,但仅在一至两代人之间近视率几乎翻倍的速度,远超基因变化所能解释的范围,这提示社会环境的变化已成为主导因素。研究进一步指出,教育负担加重、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频率增加等行为模式,正在推动近视的普遍化和加重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环境性因素具有可逆性,这意味着通过政策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仍有可能有效遏制近视的蔓延。

08
50岁巴西职业滑板手在“世界最大坡道”滑下,创下滑板最高落差和时速103公里的世界纪录

当地时间9月25日,巴西职业滑板运动员Sandro Dias在巴西阿雷格里港完成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从一座70米高的政府大楼顶部滑下,不仅打破了滑板史上最高落差纪录,还创造了标准滑板的最快速度纪录(103公里/小时)。此次纪录的诞生,不仅再次印证滑板运动不断突破极限的精神,也在全球范围内为极限运动带来新的关注焦点。

巴西职业滑板运动员Sandro Dias
图片来源:PEDRO H. TESCH / AFP

图片来源:Victor Eleutério Cost / RedBull

这一挑战发生在当地一座知名政府大楼Centro Administrativo Fernando Ferrari,其外形酷似巨型四分之一管道,长期以来被滑板圈戏称为“世界最大坡道”。而现年50岁的Dias将其变为真正的滑道。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Dias自70米高处起步,在下滑过程中速度最高达到每小时103公里(约合64英里),刷新了“最高落差”和“最快速度”两项世界纪录。

Dias表示,这一挑战是其长达13年梦想的实现。他坦言,尽管在训练阶段做足准备,但首次真正站上70米高点时,仍被坡道的高度与长度震撼。在他看来,此次成就不仅是个人极限的突破,也证明了坚持与健康的价值,“这让我坚信,只要保持状态,就能继续追逐新的目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料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