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95后”创业消费级具身智能 天使轮融了近5亿
科创板日报记者 李明明
2025-09-29 星期一
原创
①创始人郭人杰出生于1997年,曾任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
②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去年至今,乐享科技深耕的国内家用机器人赛道约有超10起融资事件。
创投风向标
关注

《科创板日报》9月29日讯(记者 李明明)近日,消费级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乐享科技”)正式宣布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据悉,本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 IDG 资本持续追投,资金将主要用于自研核心零部件攻关、机器人本体与运动控制技术开发及意识仿生模型迭代等,目标加速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规模化落地。

乐享科技创始人郭人杰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这是公司自成立以来9个月内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截至目前,公司天使轮融资总金额已接近5亿元。

乐享科技创立于2024年12月,创始人郭人杰出生于1997年,曾任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其创立乐享科技,是希望“将具身智能技术与百亿营收的消费级机器人经验结合,力图打造出全球首款应用于消费级场景的具身智能产品。”

据郭人杰向《科创板日报》记者介绍,目前,乐享科技团队规模已扩展至9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0%,核心研发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院校。

在市场定位上,乐享科技将目光锚定于消费级产品市场,致力于为普通消费者提供智能机器人产品,满足家庭用户对科技产品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乐享科技还在不断开拓各种现实应用场景。

其中,其旗下履带式机器人W-bot(昵称WaWa) 于今年7月作为机器人领队亮相苏州主场赛场。公司方面表示,目前,W-bot已经有零售、教育、地产、宠物等多种行业的意向订单引入。

此前,WAWA初代原型机还于6月在京东拍卖活动中以29799元成交。

郭人杰透露,公司并行推进的两款核心产品平台——60厘米高度、拥有20个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以及兼具交互能力与运动负载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W-Bot,针对家庭场景的“室内”、“室外”两大需求,均在按计划稳步研发开发过程中。

其表示,公司未来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覆盖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可以看到,2025年家用机器人有商业化加速的趋势。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乐享科技所在的家用机器人赛道约有超10起融资事件,除了乐享科技以外,元鼎智能、鹿明机器人等也获得了较大规模的融资。

一位相关消费级机器人赛道的投资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专用家庭机器人很可能比全生态通用机器人更早实现商业化突破。在技术成熟度上,专用机器人路径更简单,泛化要求低,专用机器人(如扫地机升级版)只需解决特定任务(如抓取物品、叠衣服),无需应对家庭全场景的复杂交互。而通用人形机器人需同时处理运动平衡、多模态交互、场景泛化等难题。

“成本控制方面,专用机器人量产成本更低,专用机器人通过复用成熟供应链(如扫地机底盘+机械臂),显著降低成本。短期如3-5年,扫地机器人升级版、机械臂家务助手等专用形态将率先进入家庭。”上述投资人表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