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平安银行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黄吟秋:股份行要在绿色金融竞争中寻找差异化优势
①我国绿色债券、绿色股权领域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②实现绿金产品的多元化,还需在明确标准、完善信息披露上持续推动。

财联社9月29日讯(记者 梁柯志)9月26日,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财联社主办的“2025上海全球金融・资管年会”在上海陆家嘴召开。在圆桌会议环节,来自银行和行业机构的代表围绕绿色金融创新的难点和痛点进行深入交流。

近年来,我们国家绿色金融高速发展,绿色信贷余额居全球首位,但对比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一般是“442”的比例,我国绿色债券、绿色股权领域还有很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在圆桌会议交流中,平安银行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黄吟秋认为,从目前国内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践来看,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主要是缺乏体系化的产品标准。市场上虽然也有一些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出来,但大多是一些个案的创新,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产品体系和模式,较难复制推广。

在黄吟秋看来,这里面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项目披露的环境信息有限、甚至不准确,导致金融机构较难全面准确评估项目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另一方面,目前的绿色产业项目涉及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等多方面因素,不确定性大。尤其对于前沿的绿色技术,金融机构在这类新兴领域的融资决策上一般会持谨慎创新的态度。

所以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黄吟秋认为后续相关部门还需在明确标准、完善信息披露上持续推动。

股份行要实施差异化策略

银行业在绿色金融具体实践中,目前大型银行依靠资金实力雄厚,分支机构多、客户基础好,能够在绿色金融领域进行大规模资金投入和业务布局。黄吟秋表示,平安等股份行主要是在结合自身的一些特点,做一些差异化的策略。

黄吟秋表示,从2023年底开始,平安银行总行做了架构改革,进一步强化升级绿色金融组织管理体系,在董事会的整体统筹下,又在总行支持实体经济委员会下面,专门设立了由行领导挂帅的绿色金融工作专班,统筹全行对公、零售、风险、产品、资源等相关部门,并由总行战略客户部对绿色金融进行全量管理。同时,总行战客部主要负责对全行最重要、最优质的200多户战略客户进行提级经营,这里面就包括了不少绿色产业的头部企业。

通过一支总行级战略客户服务的专业队伍,整合了平安集团各专业公司的综合金融资源,通过“总对总”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绿色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构建绿色金融战略客户经营服务的新模式。

除了大行和股份行以外,其实地方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也有很多自己独有的优势,通过本地化的经营,做业务下沉,深度服务当地企业。

黄吟秋相信,随着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行、股份行和地方银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

银行业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