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美股强劲助力高收入家庭,美国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①美国消费者信心终值降至55.1,为1952年有记录以来第七低,主要受通胀和关税压力影响;
                ②尽管消费者信心低迷,但美国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6%,表明消费者仍具韧性;
                ③高收入群体继续支撑美国经济,股市表现强劲令其信心未明显恶化。

财联社9月26日讯(编辑 牛占林)美国消费者整体对经济的看法再度恶化,悲观程度已跌至二战后极少出现的水平。这种情绪会如何影响消费、经济增长以及衡量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其他关键指标,成为市场焦点。

美国密歇根大学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消费者信心终值降至55.1,创下自1952年有记录以来第七低的水平,预期为55.4,前值为55.4。

消费者之所以再次感到悲观,原因与几个月前类似:担心通胀抬升,而特朗普周四宣布对卡车、家具、药品加征新一轮关税,更让形势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也开始让民众心里打鼓。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主任Joanne Hsu表示:“44%的受访者主动提及高物价正在侵蚀个人财务状况,比例为一年最高。本月调查显示,消费者既担心通胀升温,也忧虑就业市场转弱。”

自新冠疫情以来,消费者信心已不再是预测未来消费行为的可靠指标,但劳动力市场可能仍然是。

2022年夏季,当时通胀飙升至四十年来最高、消费者信心跌至历史最低点,但美国人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保持了稳健消费。2023年,国会预算僵局导致信心下滑,但美国人依旧在那一年大手笔花钱,尤其在演唱会和旅行上。

美国人目前仍未收紧消费。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占美国经济活动三分之二以上的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6%,超过预期的0.5%。表明在关税压力下,美国消费者依旧表现出韧性,支出保持强劲。

里士满联储主席托马斯·巴尔金周五在华盛顿的一场活动上表示:“近期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夏季重启了消费,尤其是高收入群体。失业率仍低、名义工资还在涨、资产价格接近历史高点,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花钱?”

不过,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就业增长乏力,失业者找到新工作的时间变长,增加了经济进一步恶化的风险。这正是美联储上周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的关键原因之一。

但劳工部数据显示,失业率仍处在4.3%的低位,裁员潮尚未出现。这对未来几个月的消费是利好信号。

高收入群体继续支撑美国经济

当前美国经济的消费引擎仍由高收入家庭驱动,中低收入者则被生活成本压得喘不过气,这一分化在信心调查中亦清晰可见。

Robinhood首席投资官Stephanie Guild表示:“在美国,消费主要由高收入人群贡献,而这些人往往也更可能持有股票。”

过去几个月,美国主要股指屡创新高,受益于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AI热潮持续以及企业盈利稳健。周五,在特朗普宣布最新关税措施后,美股反弹,有望结束此前连续三日下跌走势。

强劲的股市令部分高收入家庭的信心并未像中低收入群体那样恶化。密歇根大学的Hsu指出:“持有较多股票的消费者9月份信心保持稳定,而持股较少或没有股票的人群,信心则下降。”

Guild补充说:“随着股市维持在历史高位,即便过去几天有所回调,我确实认为这让人们对自己的储蓄感到更有安全感。”

环球市场情报 美国经济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