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阿里在大会上发布了哪些重要的AI产品? ②为什么多家大行上调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
财联社9月26日讯(编辑 胡家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则声明,让港股医药板块再次感受到寒意。当地时间9月2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宣布,自10月1日起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其中对任何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的政策尤为引人注目。
受此消息影响,港股医药股多数走弱。截至发稿,荣昌生物(09995.HK)跌6.45%、泰格医药(03347.HK)、君实生物(01877.HK)分别下跌6.45%、4.38%、3.30%。
注:医药股的表现
这已是特朗普政府年内第三次针对医药行业出台重大政策。分析人士警告,这类关税措施可能推高成本并扰乱药品供应链。
政策细则:关税豁免条件与影响范围
特朗普此次宣布的关税政策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对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税,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同时对所有进口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最关键的内容是对“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的进口关税。但政策也留下了一个重要例外:已在美国开工建设药厂的公司可获豁免。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明确表示,药品关税不适用于在美国建厂的公司,他将这些工厂定义为“破土动工”或“在建”。
此项关税主要针对品牌药和专利药,并不直接覆盖仿制药和原料药。这一细节对中国医药出口的影响较为有限,因为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原料药和仿制药领域。
市场反应:港股医药普跌
尽管市场反应剧烈,但综合多家分析指出,特朗普医药关税对港股创新药实质影响有限,更多是情绪冲击。
从贸易数据看,美国药品进口总额中约70%来自欧洲,中国在价值额里占比仅为3-4%。美国2024年药品进口总额约2100亿美元,主要来源是爱尔兰、瑞士、德国、新加坡等国家。
港股多数创新药公司收入大头在中国市场,对美直销占比有限。像再鼎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企业的美国业务要么以合作和许可为主,要么正处开拓期,并非大量将“品牌和专利成品药”从中国直接出口美国。
长期前景:创新药基本面依然稳固
尽管短期受关税政策冲击,但中国创新药的长期逻辑并未改变。
2025年ASCO年会上,中国药企以73项研究成果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二。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展现五年生存期获益,迪哲医药的第四代EGFR抑制剂填补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空白。
更值得关注的是,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持续活跃。2025年前五个月,国内药企对外授权总金额达455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授权给辉瑞,首付款刷新国内纪录。这些交易不仅带来现金流,更验证了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