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湘财+大智慧”又有新进展,“AI投顾券商”或已不远
①目前审计、尽调等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关键阶段,相应后续步骤环节公布;
                ②行业对于湘财财富管理转型能否“出奇制胜”谈论仍在升温,“AI投顾券商”已现雏形;
                ③“先投顾,后交易,再信用”的递进式打法带来想象空间。

财联社9月24日讯(记者 林坚)“湘财+大智慧”又有新进展。

最新公告显示,湘财股份换股吸并大智慧的审计、尽调等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关键阶段。包括公司与中介机构进一步完善本次交易的相关工作后,尚待双方董事会再次审议通过、双方股东(大)会批准及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注册或同意后,方可正式实施。

对于整体交易细节与业务整合的探究财联社最早在《下一个“东方财富”来了?湘财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五大解析》有过初步跟踪。湘财股份将向大智慧全体股东发行A股实施换股,换股比例为1:1.27;交易完成后大智慧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湘财股份为存续公司并拟同步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配套募资不超过80亿元。

除了交易细节还有待披露,行业对于湘财财富管理转型能否“出奇制胜”谈论仍在升温,一方面对于A股第三家互联网特色券商的期待,包括“流量+牌照”模式将如何持续深化,“AI投顾券商”的定位将有何差异化打法;二是双方是否能带来超预期的协同反应。

业内预期,若能在用户转化、技术协同与合规管理上取得突破,湘财证券有望借此跻身中型券商前列。从现有信息来看,湘财证券已具备业务、资源、股权层面的基础条件,但协同效应的释放、治理机制的完善仍需、市场的时间检验。

“AI投顾券商”已现雏形,打法如何差异化?

“AI投顾券商”已现雏形,这是湘财证券总裁周乐峰最新的理解,这是行业最关注的差异化打法所在,勾勒出公司在头部券商与新兴互联网平台竞争中开辟新空间的路径。周乐峰说,在行业整合浪潮下,中小券商的生存关键在于“特色化+科技化+资本化”三者平衡,而湘财与大智慧的合并,已让“AI投顾券商”的雏形显现。

目前,湘财股份仍持有大智慧9.66%的股权,系第二大股东,而早在10年前,湘财证券就获批开展“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并与大智慧合作打造了上海陆家嘴证券营业部。现任总裁周乐峰彼时正是该公司指派的负责人,当时该网点交易量仅1年时间便进入了行业前六,开户数突破26万户、资产近250亿元。

在2025第四届财富管理论坛暨财联社·华尊奖颁奖典礼上,他提到过,在当下券商财富管理的AI时代,AI领域的变化已与以往不同,中小券商需思考如何更好地拥抱AI,需要从两个视角思考并实现平衡:

一是从客户视角出发,要考虑为客户的财富增长服务,完成客户的需求;

二是从经营视角出发,特别是对于中小券商而言,重视调整行业毛利率、促进行业更好发展。

周乐峰认为,通过AI构建模型,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更精细化的客户分级分类。在AI能力的加持下,券商未来在客户分类方面的成本会大幅下降,细致颗粒度会大幅提高,同时也会降低未来投顾赋能的能力增长和应用门槛,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周乐峰曾公开表示,湘财证券需要通过科技手段突破中小券商的竞争瓶颈。大智慧作为国内老牌金融信息服务商,拥有超亿级注册用户和成熟的金融数据平台,技术能力可补足湘财证券在客户触达与数据分析上的短板,尤其是通过差异化竞争,在财富管理、智能投顾等细分市场抢占份额。

具体到“AI投顾券商”的差异化打法,核心在于湘财证券的“轻资产战略”与大智慧的“技术+流量”优势互补。复盘现有打法,湘财证券长期以轻资产运营为重心,依托金融科技积淀与财富管理先发优势聚焦差异化竞争,目前已推出百宝湘、湘管家、金刚钻、湘财智盈等系列应用软件,并形成同业领先的“2+3+N”专业交易服务体系,在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中构建了基础能力。

而大智慧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核心优势在于千万级用户生态与技术壁垒,包括月活人数持续在线,在AI选股、量化工具等领域有着技术积累。

对于两者资源整合后,如何凸显“AI投顾券商”的定位与打法,已具有想象空间。

首先以投资顾问服务触达大智慧用户,增强客户粘性与服务收入;其次将大智慧付费客户转化为券商交易客户,增厚交易佣金收入;最后筛选高净值及活跃交易客户,推广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信用业务,提升单客户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

这种“先投顾,后交易,再信用”的递进式打法,既避开了湘财在客户触达端的短板,也能充分发挥大智慧的流量与技术价值,形成与头部券商“重资产+广网点”模式不同的差异化路径。

AI+流量+牌照的协同效应如何发挥充分?

湘财股份此次合并大智慧的核心逻辑之一,在于通过“AI+流量+牌照”的资源整合打开盈利空间。从当前业务数据来看,湘财证券已具备一定的业绩基础,而大智慧的加入有望进一步放大业务优势,不过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仍需时间验证。

财务数据显示,湘财证券近年资产规模及ROE总体呈现攀升态势。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350亿元,2024年期间ROE达2.56%;证券业务已成为湘财股份的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湘财股份证券板块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公司总营收比重约79%,而实业板块(含食品加工、防水卷材等)持续收缩,同期收入4.36亿元,同比下降24%,占比仅为21%,业务结构进一步向证券主业集中。

具体到证券业务内部,经纪业务、自营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构成三大支柱,其中经纪与信用业务是营收“压舱石”。

2024年,湘财证券经纪业务收入7.70亿元(若按湘财股份证券板块内部结构统计,经纪业务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18%,占证券板块收入32%),同比增长13.41%,毛利率20.34%,同比提升9.05个百分点;

信用交易业务收入4.09亿元(按湘财股份证券板块内部结构统计为5.02亿元,同比增长5%,占证券板块收入30%),融出资金规模72.72亿元,同比增长12.60%,收入跌幅较此前明显收窄;

自营投资业务则呈现高速复苏态势,2023-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达1552.25%、22.62%,以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为基础的业务模式逐步见效。

从资源互补角度看,“AI+流量+牌照”的协同是看点。牌照方面,湘财证券具备齐全的证券业务资质,尤其在投顾领域经验丰富,合并后湘财可为大智慧提供牌照加持,使得投顾业务再度启航;流量方面,大智慧的千万级月活用户可直接拓宽湘财的客户基础,客户运营能力有望将流量转化为实际营收;AI技术方面,大智慧的AI选股、量化工具与湘财证券的投顾服务、交易系统结合,可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

“国有背景+市场化机制”的治理优势如何体现?

除业务层面的整合外,湘财股份“民营+国资混合持股”的股权结构,也成为市场关注公司治理优势完善的重要维度。衢州、浙江国资委入股后,公司形成了独特的股权架构,试图在“国有背景”与“市场化机制”之间找到平衡,为证券业务发展提供支撑。

在股权结构安排方面,此次合并不会导致湘财股份控制权发生变更。新湖控股持有湘财股份24.13%的股份,衢州发展作为新湖控股的一致行动人持有湘财股份16.24%的股份。新湖控股为湘财股份的控股股东,黄伟为湘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交易完成后,湘财股份总股本将增至51.53亿股,控股股东新湖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40.37%降至22.4%,但实际控制人黄伟地位不变。大智慧控股股东张长虹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湘财股份17.28%股权,并承诺不谋求控制权。

此前,衢州、浙江国资委的入股,使湘财股份形成“民营+国资”混合持股的股权结构:一方面,公司仍保留民营资本控股的属性,作为少数由民营资本控股的券商上市主体,在业务决策、市场响应等方面具备灵活的市场化机制,例如在与大智慧、益盟股份、Wind等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中,能够快速推进业务落地。

另一方面,国资背景的加入为公司带来资源与资金支持,改善此前大股东资金链问题对业务的制约,同时在合规风控、业务拓展(如参与地方国资项目、获得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助力。

从业务层面看,这种治理优势已开始逐步落地。从治理优势的具体体现来看,“国有背景+市场化机制”的结合,可在三个层面为湘财证券提供支撑:

资金层面,国资的加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湘财证券扩大客户保证金规模、拓展融资客户群体等业务提供资金保障;

资源层面,衢州发展作为地方国资平台,帮助湘财证券对接地方政府项目、企业客户资源,尤其在服务区域经济、开展机构业务等方面形成优势;

合规层面,国资背景提升公司在监管沟通、合规经营方面的能力,契合当前证券行业强化合规风控的监管导向。

证券行业整合的创新案例如何参考?

行业案例也为这一协同模式提供了参考。东方财富作为“互联网+券商”模式的代表作,2024年营收规模达116.04亿元,同比增长4.72%,以“东方财富网”为核心构建互联网财富管理生态圈,通过客户资源优势支撑经纪、信用业务增长,并自研“妙想”金融大模型深化“AI+金融”布局。

湘财股份与大智慧的吸收合并,看似是“流量入口+牌照业务+科技赋能”的路径,但与东方财富“自有平台+全产业链”模式不同,湘财更多强调与外部平台的深度整合,这一差异也决定了协同效应的释放节奏与东方财富存在区别。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