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资产配置核心在于优化风险调整后收益,而非单纯追求高回报; ②当前股债“跷跷板”效应减弱,关注黄金等逆周期资产; ③去全球化等因素导致旧框架失效,全球步入前所未有的新周期。
财联社9月24日讯(记者 闫军)近万亿公募迎来董事长变动。
9月23日晚间,招商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公告显示,招商基金董事长王小青因工作安排自9月24日起离任,总经理钟文岳将暂时代任。王小青自2020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先后担任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任职五年间,招商基金实现公募及非货管理规模翻番。公司对他在任职期间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及做出的卓越贡献致以衷心感谢。
今年8月,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去招行副行长职务,调任招商金控党委书记。对于招商基金未来董事长一职,按照惯例,或将仍由招行高管担任。
招商基金董事长变动,新董事长仍将来自招行
根据招商基金公告,公司总经理钟文岳将代任董事长一职。
根据履历显示,钟文岳是招商系老将,此前在招商基金任职多年,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曾任招商基金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深圳分公司及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在2023年调任至招银理财担任总裁一职。2025年5月回归招商基金,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7月起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
在业内看来,钟文岳代任仅是暂时,未来招商基金董事长人选仍将出自招商银行,而当前招行副行长王颖是热门人选之一,由招商银行副行长出任招商基金董事长也是沿袭惯例。
王小青自2020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先后担任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任职五年间成绩如何?
从规模来看,王小青任职期间,招商基金实现公募及非货管理规模翻番,并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十水平。招商基金对王小青任职期间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及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了感谢。
王小青离任也在预料之内,今年8月,王小青因工作原因辞去招行副行长职务,调任招商金控党委书记。有接近人士指出,王小青在银行、保险、资管等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及管理经验,对金融行业有着深刻的洞察,未来集团金控依然可以为招商基金高质量发展持续指导和赋能。
可以预见的是,作为招商系的资管公司,未来招商基金与股东方的协同将更为密切。
一方面是招商基金股东方招商银行和招商证券实力强大,且股权结构稳定,另一方面,多年来招商局集团、股东方对招商基金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招商基金方面表示,将立足“深度研究共享”“优质资产组织和产品创设”“创新试验田”三个角色定位,夯实与股东的战略协同基础,构建战略联动,提升合作质效,打造投研与资产配置的核心能力,做好更立体化、全方位的战略协同。
领导班子架构显现,投研团队初步完成调兵遣将
未来随着招商基金董事长人选落地,公司新一任领导班子将完成换新。
今年5月,钟文岳上任招商基金总经理后,快速梳理了高管和投研团队,相继提拔任用王景、朱红裕、陈方元三位业务骨干公司首席(副总经理级),今年6月,深耕养老FOF及资产配置业务的于立勇升任为公司首席(副总经理级别),被外界认为是接替离任副总经理董方的职位。
8月26日,招商基金任命谭智勇为公司副总经理。同样是招商系老将,2004年7月至2025年7月曾在招商银行、招商信诺人寿工作任职,今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分管市场工作。
据介绍,经过今年高管团队持续优化,当前新领导班子已经逐渐显现,有望在战略规划、投资决策、业务拓展等方面实现更高效运作。
此外,在投研方面,经历了基金经理出走后,招商基金当前权益、固收、指增等三个团队配置人员稳定:权益团队朱红裕领军,李崟、陆文凯、陈西中等基金经理;固收刘万锋接棒,王梓林、王闯等基金经理在列;指增方面则由王平、邓童领衔。
布局新的三年规划,明确主动与被动双轮驱动
据悉,招商基金内部已经提出新三年规划,未来将从以下战略框架方向发力:
一是以“主动管理业务”和“被动指数业务”双轮驱动。为招商基金的高质量发展转型注入核心动力,不断强化公司核心业务布局。深入推进投研平台化建设,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聚焦均衡发展,坚持双轮驱动,强化多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持续发力做强养老金融业务,着力提升产品和资产组织能力。
二是持续围绕“客户导向化、投研平台化、经营数智化、管理科学化”四大战略举措迭代优化,着力提升投研、资产组织、风险管理、科技支撑、业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六大能力,加快达成市场化、专业化、头部化、国际化发展要求。
三是着力聚焦“党建引领规划、内控保驾护航、机制改革创新、人才队伍支撑、股东联动融合、企业文化聚力”六大保障机制,为全面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