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924”一周年——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 新质生产力成上市公司并购热点
①924新政一周年,A股并购重组“量质”齐升,5015例并购重组、超230单重大资产重组创近年新高。同时并购重组周期缩短,支付方式更丰富;
                ②半导体、AI成并购热门标的,狮头股份、百傲化学等上市公司以高质量并购重组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财联社9月23日讯(记者 方彦博)“924新政”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诸多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其中并购重组领域的变革尤为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新政发布至今,A股市场披露的并购重组事件已有5015例(按首次披露日期计算),重大资产重组已披露超230单,二者同创近年新高。同时并购重组的支付方式和重组周期等方面也较新政前有了明显提质表现。

有市场人士表示,新政实施后并购重组市场被彻底激活,特别是在以科技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不少优质企业获得了快速扩张的通道,同时也让很多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新政催化,并购重组活力迸发

去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联合推出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其中,针对并购重组市场发布的“并购六条”,明确提出支持跨界并购、允许并购未盈利资产,同时提高监管包容度、提高交易效率以及中介服务水平。

在新政的推动下,A股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并购重组市场也随之呈现出回暖趋势。

Wind最新数据显示,以首次披露日期计算,924新政至今,共计有超过2800家公司披露并购重组事项,涉及事件达5015单,两者均创近年新高。在昨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有力支持了上市公司产业整合。

在并购重组的周期方面,“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周期也较此前有所缩短。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首次披露至完成平均约2个月,且重大资产重组类型的并购重组的周期也有明显缩短。

支付方式多样也是如今并购重组市场的一个显著变化,记者注意到,华海诚科(688535.SH)、凌云光(688400.SH)、富创精密(688409.SH)等多家公司在并购重组中,运用发行股份、定向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并购基金等方式实施并购。

市场人士认为,多元化支付工具的创新应用,打破了过往以支付现金为主的交易方式,有效激活了市场主体的并购活力,进一步发挥了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

上市公司拥抱新质生产力

值得关注的是,924新政明确强调了资本市场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此背景下,以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并购重组的热门赛道。

Wind数据显示,在924新政至今披露的有行业信息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标的中,与半导体及信息技术相关的并购标的约56家,占比近30%。

以狮头股份(600539.SH)为例,这家曾经的水泥生产商在924新政实施后也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这一新质生产力领域。

公告显示,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机器视觉行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杭州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7.4399%股份。通过此举,公司得以快速切入机器视觉这一高潜力赛道,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类似的案例也发生在半导体行业。去年10月,化工企业百傲化学(603360.SH)以7亿元增资并控股芯慧联,同时以1亿元参股其分立出的晶圆键合设备企业芯慧联新,形成开启“化工+半导体”双主业格局。

前述市场人士称,924新政以来,上市公司遵循“以高质量并购重组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政策导向,通过并购重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寻求自身第二增长曲线的例子不断涌现。类似狮头股份、百傲化学这类并购重组,在活跃资本市场、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投资回报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颇为积极的意义。

公司经营透视 并购重组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