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贝恩对AI行业商业模式提质疑:2030年收入缺口将达8000亿美元
①贝恩公司预测,到2030年,AI公司需每年收入2万亿美元以满足计算需求,但实际收入可能有8000亿美元缺口;
                ②市场对AI行业估值和商业模式产生质疑,因AI服务商业化未跟上计算能力需求增长;
                ③目前,AI行业在计算能力方面和产品开发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这已成为常态。

财联社9月23日讯(编辑 周子意)OpenAI等人工智能(AI)公司都在陆续公布在数据中心上大手笔投资的计划,但鲜少有公司展示如何通过盈利来覆盖这些费用。

如今,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估计,这一收入缺口可能比人们所认为的要大得多。

贝恩公司周二(9月23日)在其发布的年度《全球技术报告》中称,到2030年,人工智能公司每年的总收入需达到2万亿美元,才能满足预计的需求并提供所需的计算能力。

然而,贝恩却认为,这些公司实际的收入可能会比这一投入目标低8000亿美元,因为像ChatGPT这样的服务的商业化努力远远低于数据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

质疑声

这份报告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人工智能行业估值和商业模式的质疑。

随着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等AI服务的日益普及,以及全球各地企业的人工智能项目的发展,意味着这些公司对计算能力和能源的需求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但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益以及企业从人工智能中获取额外收入的能力目前却未能跟上这一增长速度。

贝恩公司全球技术业务主席David Crawford表示,“如果当前的规模增长规律在未来依然适用,那么人工智能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对供应链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据悉,OpenAI现如今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但该公司预计到2029年其现金流将实现转正。贝恩公司在报告中并未探讨如果这些人工智能公司到2030年仍无法实现盈利,其可能对自身产生的影响。

大笔投资已成为常态

现如今,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下,整个行业正在加大投资力度。包括微软公司、亚马逊公司和Meta公司在内的各大科技巨头将在下个十年之前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总投入提高至超过5000亿美元。

贝恩公司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可能会飙升至200吉瓦。其中,美国的需求占其中一半。

此外,除了在计算能力方面的投入,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还在产品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能够像人类一样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人工智能代理,是这些公司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

据贝恩公司估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这些公司将把高达10%的技术支出用于构建核心人工智能能力,包括智能体。

环球市场情报 人工智能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