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924新政一周年,43家上市公司市值增长超千亿; ②半导体与硬件设备成增长主力,创业板、科创板培育力凸显,成高增长摇篮。
财联社9月23日讯(记者 赵昕睿)继启动公开招聘45人计划后,红塔证券近期同步披露高管选聘安排,被视作公司 2025 年度人才招聘计划的进一步落地。
9月22日,公司披露,根据发展需要,现选择面向公司内外部开展公开选聘,计划选聘4名高管人员,且工作地点均为公司总部昆明,凸显公司对总部业务条线的战略聚焦。
从当前高管架构来看,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分别由董事长景峰,总裁沈春晖,副总裁周捷飞,副总裁严明,副总裁杨海燕,副总裁李奇霖,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翟栩,副总裁、首席信息官黄苍梧,首席风险官、合规总监饶雄等9名主要成员组成。
在此基础上,公司针对副总裁、首席信息官及董事会秘书等3大岗位进行公开选聘,并选取4名高管,高管队伍规模最终将扩容至 13 人,管理梯队的完整性与专业覆盖度将进一步提升。
从结构与专业能力方面来看,红塔证券表示,公司董事会始终保持结构多元、专业纵深,成员在专业技能、行业经验、背景经历、性别分布等方面具有多元特质,专业背景覆盖财务、会计、风控、法律合规等关键领域具备资深经验,并包含拥有丰富上市公司履职经历及深厚投资领域造诣的成员。
这一人才选拔逻辑,与公司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的管理团队建设思路高度一致。其中提到,公司现有领导班子金融行业从业年限较长,不仅经历过金融行业的周期起伏,对金融行业的本质和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而这一核心要求,也贯穿于此次高管选聘的核心标准中。
至此,近一两年来实施公开招聘的券商已不在少数,分别包括诚通证券、国盛证券、东兴证券、粤开证券、东莞证券等,先后启动高管招聘。西南证券则曾大举招聘中层干部。
本轮用人需求有哪些要点?
继6月启动覆盖10余个部门、45个岗位的首次公开招聘后,红塔证券2025年度人才招揽正从“基层扩编”向“高管补位”纵深推进。
9月22日,公司在官方账号上再推年度第二次招聘计划,公开选聘 4名高管人员,且工作地均聚焦在总部昆明,标志着公司2025年人才布局正从“业务条线填充”进入“管理架构完善”的关键阶段。
从招聘脉络来看,红塔证券的市场化引才路径已形成长期布局。2021年起,公司便开启高管公开招聘模式,区别于内部培养提拔为主的选才方式。2022年则更进一步,公司针对离职前员工推出 “守初心、再出发” 长期招募计划,构建起 “外部吸纳 + 旧部召回” 的多元引才体系。而今年推出系统性年度招聘计划,更是将这一思路升级为常态化、规模化的人才战略,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尚未有类似安排。
具体到 2025 年两次招聘,定位各有侧重。6 月启动的首轮招聘,覆盖总部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财富管理部、证券研究所及多地分公司、营业部,核心指向财富管理业务的 “逆势布局”,试图通过基层岗位扩容夯实业务根基。截至9月8日,该计划已确定30名拟录用人员,还有15位人员未确定。
时隔3个月,于9月22日启动的第二轮招聘则聚焦高管层,针对副总裁、首席信息官、董事会秘书 3类岗位展开,应聘报名将于10月4日17时截止,岗位工作地点均锁定总部昆明,凸显对核心管理中枢的强化。
从本次高管招聘公告细节来看,红塔证券的选人标准清晰且聚焦三大核心:
其一,年龄门槛明确指向“75后”梯队,3类岗位均要求年龄在50岁以下,意在为高管团队注入年轻化活力,与现有管理层形成年龄梯度互补;
其二,岗位职责强调 “业务引领 + 团队建设” 双重目标,明确要求候选人不仅需制定并落地分管条线年度计划、完善管理体系,还需牵头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团队培养与激励保障队伍稳定性。
其三,任职经历上,除要求具备从业经验及相应年限外,特别将“担任过金融企业业务部门负责人”列为优先条件,倾向于选拔具备实战管理经验、能快速适配业务需求的候选人。
无论是基层岗位的 “查漏补缺”,还是高管层的 “结构优化”,均延续了红塔证券近年来市场化、专业化的引才逻辑,公司2025年度公开招聘计划仍在持续推进着。
公开招聘高管有何业务侧重?
红塔证券 2025 年度两轮公开招聘的推进,不仅是从“基层扩编”向“高管补位”的纵深推进,背后透露出公司哪些业务布局方向是更值得关注的部分。整体来看,背后更透露出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深耕与总部组织架构完善两大核心方向的战略考量。
从首轮聚焦基层的招聘动作来看,财富管理业务的 “逆势发力” 意图尤为显著。在证券行业费率改革深化、财富管理转型成为共识的背景下,红塔证券将人才储备作为业务突破的前置动作。6月启动的45人招聘计划中,分支机构理财经理、理财顾问、投资顾问岗位合计计划招聘17人,成为本次招聘需求量最大的岗位。
据2025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红塔智越”综合财富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不仅推动员工财富管理能力建设,还通过持续培训,提升一线员工业务能力,持续对业务平台迭代升级,持续推动标准化服务和产品体系的建设完善工作,持续丰富金融产品线,拓展公司投顾产品体系。
未来,公司将协同资产管理、证券研究,期货、公募基金等业务条线,持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财富管理业务。
从此次公开招聘高管来看,公司更聚焦于对总部核心组织架构的完善。公司原有人才队伍中,部分高管存在身兼多职的情况。若关键岗位有望扩招,未来现有管理团队或将得以从多职兼任的状态中解放,更专注于分管领域的战略落地与业务深耕,这也成为市场关注的潜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