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924新政这一年(政策篇):A股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组合拳持续发挥合力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①“924”政策组合拳出台,提振A股信心与流动性,核心指数大涨;
                ②耐心资金加速入市,险资规模显著提升,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价值投资;
                ③公募基金改革深化,浮动费率与降费让利并举,强化投资者利益保护。

开栏语:2024年9月24日,在最强稳市组合拳的推动下,A股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在政策引导、制度完善与资金推动下,步入稳健向上的“慢牛”轨道,资本市场注入活力,重拾信心。财联社推出“924新政这一年”系列题报道,从政策演进、资金动向、行业变革、产品创新等维度,深入回看新生态,擘画A股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财联社9月22日讯(记者 闫军)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在市场成交缩量,信心低迷之时,“一行一局一会”三掌门人同台亮相,潘功胜、李云泽、吴清集体出席的新闻发布会,备受瞩目的“924政策组合拳”横空出世。

一年以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举措系统落地:从优化上市机制到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到强化投资者保护,系统性、持续性与连贯性的政策推出,展现了监管部门对于当前市场痛点的洞察与决心,也为市场注入稳定预期,重塑A股市场生态。

当前的A股市场正式迈入慢牛行情,924以来,A股核心指数涨幅显著,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涨幅翻倍,沪深300指数涨幅超40%,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分别上涨59.53%、66.43%和80.03%。

这一年,多项政策陆续推出,从高层定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新质生产力以及公募改革、投资者保护等角度,带来监管四大政策看点与成效。

看点一:高层定调稳市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其中,稳股市是重要议题,央行、证监会和金融监管总局从各自专责领域推出政策,呵护股市、提供流动性。

央行层面,创设两大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保证非银机构流动性相对充裕。“互换便利”的作用机制是“以券换券”。2024年10月18日发布正式文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可以用符合条件的债券(信用债)、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抵押,换取央行的国债、央票等,获取流动性支持。即非银机构以低流动性资产作抵押,换央行高流动性资产。一年来,央行启动两次互换便利操作,金额超1000亿元。

二是创设支持回购、增持股票的“专项再贷款”,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助力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2024年10月17日发布正式文件,“专项再贷款”的作用机制是“先贷后借”。公开统计显示,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已支持412家上市公司,贷款总额上限达到849.78亿元。

4月初以来,美政府关税政策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给国内资本市场带来很大压力。在中央金融办统筹协调下,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从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等方面打出了一揽子稳市“组合拳”。

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祭出,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外汇局等释放强有力政策信号,中央汇金公司果断出手,全国社保基金、证券基金机构、银行保险机构以及各类投资者都坚定信心、积极投入,一大批上市公司采取回购增持等多种方式维护股价稳定。A股市场经历了一天的大幅波动后持续反弹、回稳向好,展现出较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看点二: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

为构建“长钱长投”市场生态,监管层连续推出重磅指引。2024年9月24日宣布将推出相关制度, 26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2025年1月22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保险、社保等资金系统性入市。

最新数据显示,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已达‌2220亿元‌,具体分为三批试点项目: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批准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私募基金,规模500亿元;
第二批试点:2025年1月批准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8家保险公司参与,规模1120亿元;
第三批试点:2025年3月批准人保寿险、平安人寿等机构参与,规模600亿元。

3月6日,证监会表示将推出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

4月8日,在央行、中央汇金等表态坚定呵护市场之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成为最大看点。

据机构测算显示,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增量入市资金,

7月11日,国有保险公司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全面落地。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

一方面,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另一方面将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以降低市场波动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引导其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更好发挥其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上述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开始实施。

在险资入市的引导之下,五大上市险企股票投资规模与占比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股票投资规模6492.94亿元,占总投资比例为10.5%,较2023年提升4.3个百分点;中国人寿同期股票投资规模6201.37亿元,占总投资比例8.7%,较2023年提升1.12个百分点;中国太保2025年上半年股票投资规模2831.25亿元,占总投资比例9.7%,较2023年提升1.3个百分点;中国人保2025年上半年股票投资规模946.25亿元,占总投资比例5.4%,较2023年提升2.2个百分点;新华保险2025年上半年股票投资规模1992.48亿元,占总投资比例11.6%,较2023年提升3.7个百分点.

看点三:支持新质生产力,双创政策突破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迈出关键步伐。

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优化审核规则,支持科技企业整合资源、破解发展堵点。

2025年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等;3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同样把加强对科技的金融支持摆在首位。

3月6日央行提出将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公募基金同步发力,多家基金公司上报科创、双创主题基金,两批科创债ETF陆续推出,政策引导与市场创新,为投资者提供稳健分享科技红利的工具,同时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并推动债券市场向科技主题细分转型,助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施。

看点四:公募基金改革渐次落地

“924”以来,公募行业迎来系统性改革。2025年1月26日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指数基金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共提出涉及公募基金运营模式、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功能发挥、以及建设一流投资机构等共五大部分,合计25条举措,强调投资者利益捆绑,优化运营、强化考核、促进功能发挥,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锚定方向。

公募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几个突出”:一是突出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重点是改革基金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二是突出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三是突出提升服务投资者的能力;四是突出发展壮大权益类基金的工作导向。

浮动费率基金成为改革亮点。首批26只浮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在7月完成募集,合计募集规模约259亿元。同月,第二批12只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获证监会注册,当前处于陆续发售中。新模式浮费产品将实现常态化注册,从而更好地实现基金管理人利益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推动基金行业健康发展。

费率改革持续深化。9月5日,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公募基金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率调降标准,优化赎回安排等举措,这意味着公募改革第三阶段销售费率改革的落地。

费率改革自2023年7月改革进入实操阶段以来,已走过两年历程,按照“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实施路径分阶段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逐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投资成本,三个阶段,累计每年向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

其中,第一阶段降低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140亿元;
第二阶段,主要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68亿元;
第三阶段,主要调降认申购费等销售环节费率,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924以来,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仅是对“国九条”1+N政策的延续与落地,更回应了市场关切,从制度层面重构资本市场生态。在监管协同、资金引导、科创支持与公募改革的多重助力下,A股市场有望逐步走向更稳定、更活跃、更健康的新阶段。

相关话题:924新政这一年

924新政这一年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