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给机器人立“规矩” 2025浦江创新论坛发布数据集平台和标准
2025-09-22 星期一
资讯
会上,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机构打造的“浦江X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穹顶-DOME)”正式发布。
2025浦江创新论坛
关注

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上,具身智能应用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论坛的“创·在上海”优秀企业展示专区,几家热度颇高的机器人企业也展出了相应的公司产品,如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现场展示了一款主打陪伴功能的人形机器人,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展出了一款四臂具身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同时做多个任务,比如两只手固定物件,另两只手,一只焊接一只检测。

大会专门举办了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和标准创新论坛,会上,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机构打造的“浦江X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穹顶-DOME)”正式发布。

该平台率先实现多模态数据(视觉、力觉、语音、动作序列等)的标准化生产与可信治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与格式规范。目标是让不同机器人采集的数据,能在同一框架下被高效流通、共享与训练,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模型迭代。

目前,平台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山东等地构建了覆盖家政、教育、工业、服务家庭生活等场景的标准化数据体系,形成了百万级中国数据集升级任务的核心能力。

这是国内首个贯通数据采集、治理、训练、验证全链路的标准化数据集平台,标志着中国在具身智能底层基础设施与标准体系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此外,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19家产学研机构构建的“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也同步发布。

当前,具身智能发展快速,但是行业也面临数据缺失、标准不一与数据碎片化等核心瓶颈。不同机器人厂商的本体结构、传感器配置、动力学模型不同,数据无法互通,模型难以复用。

穹顶-DOME和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的推出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诞生。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复旦大学研究员冯瑞主持,同济大学汤奇荣教授、傅利叶智能科技创始人兼CEO顾捷、开普勒机器人CEO胡德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双聘研究员兼上海交通大学张伟楠教授与深圳逐际动力联合创始人、浙江大学助理教授谌骅五位产学研专家,就具身智能面临的技术挑战、产业化路径及生态共建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单纯依赖仿真或真机采集的数据,已难以满足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需求。“混合策略”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真实场景中部署机器人,由其工作流程自动收集多样化、高价值的实际数据,并融合仿真环境进行高效强化学习,以提升系统智能性与适应能力。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益洋在论坛上表示,上海重视具身智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在标准化工作上积极探索;相关技术仍处于快速迭代阶段,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多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深入,其标准化工作还面临技术未定型与标准前瞻性等多重挑战。

上海将支持上海高校科研机构、投资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具身智能标准化工作。目前上海正在牵头组建国际人工智能标准化联合会,旨在打造全球对话合作的平台,推动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商、共进,共享具身智能领域实质性的国际标准。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