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5家企业现新进展:摩尔线程、百奥赛图上会在即 优迅股份暂缓审议|科创板IPO周报
①本周(9月15日至9月21日),共5家冲刺科创板IPO的企业更新上市审核进展。
                ②健信超导、摩尔线程、百奥赛图审核状态更新为已问询;百奥赛图更新IPO上会稿;恒坤新材审核状态更新为注册生效;优迅股份科创板IPO暂缓审议。

《科创板日报》9月21日讯(记者 陈俊清) 本周(9月15日至9月21日),共5家冲刺科创板IPO的企业更新上市审核进展。

具体来看,健信超导、摩尔线程、百奥赛图审核状态更新为已问询。其中,健信超导、摩尔线程更新了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百奥赛图更新IPO上会稿;恒坤新材审核状态更新为注册生效;优迅股份科创板IPO暂缓审议。

优迅股份IPO暂缓审议

上交所官网在9月1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优迅股份科创板IPO暂缓审议。追溯该公司上市历程,优迅股份今年6月科创板IPO申报获交易所受理,不到三个月便完成两轮问询回复,进展较快。

从上市委现场审议情况来看,优迅股份毛利率下滑风险、经营业绩可持续性,以及实控人控制权变更风险、报告期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是交易所主要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关于优迅股份报告期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核心问题,在该公司第二轮IPO审核问询环节中,也曾被交易所提及。

在2023年8月,优迅股份一名员工张莉选择离职,并将其名下优迅管理1.50%财产份额中的一半,即0.75%,按双方协商的价格14.39万元转让给优迅股份实际控制人之一的柯腾隆。优迅管理是优迅股份的一个员工持股平台。然而该笔股份转让,并未做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据优迅股份方面的回复,上述相关受让的股份,已由该公司实控人柯腾隆承诺三年内再次授予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不以获取收益为目的,根据财政部发布的《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案例——实际控制人受让股份是否构成新的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不涉及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招股书显示,优迅股份此次科创板IPO拟募资8.89亿元,用于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 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800G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项目等的投入。

健信超导回复二轮审核问询

健信超导今年5月科创板IPO申报获交易所受理,并于今年9月18日更新第二轮问询,进展较为迅速。

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据其招股书显示,在超导领域,健信超导已成为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在二轮审核问询函中,健信超导回复的问题主要包括行业地位及成长性,产品及技术的先进性,收入及客户等方面。

关于行业地位及成长性,健信超导表示,该公司1.5T磁共振设备能高效完成大部分临床应用,是MRI设备性价比的最佳平衡点;3.0T则用于满足部分疑难病例和特定专科需求;两者的按一定比例搭配是医院的主流配置策略,而非替代关系。3.0T超导产品未来不会大面积取代1.5T超导产品。

该公司进一步表示,其现有以1.5T超导产品为主的市场份额不会随着3.0T超导产品的大面积应用而萎缩。同时,其在3.0T MRI市场早已布局并培育客户多年,随着客户突破3.0T整机技术门槛并陆续获得注册证,3.0T超导磁体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关于产品及技术的先进性,健信超导表示,无液氦技术使得MRI设备摆脱了对液氦的依赖,解决了国内液氦短缺而被卡脖子的问题,相对于当前主流的零挥发产品,大幅提升超导磁体的可靠性、智能化和应用场景适应性水平,大幅降低生命周期内维护成本,便于医院安装使用及全球运输,让更多地区特别是液氦稀缺的地区患者能便捷享受MRI诊断服务,无液氦化已成为MRI设备的行业发展趋势。

本次IPO,健信超导拟募资8.65亿元,分别用于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2.75亿元)、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2.6亿元)、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2.4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9000万元)。

摩尔线程上会在即

9月19日,上交所网站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召开2025年第4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摩尔线程的首发事项。

9月18日,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更新第二轮问询回复。此前,摩尔线程IPO申请于2025年6月30日获受理,7月17日收到审核问询,9月10日收到第二轮问询。

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主要对外销售板卡产品的型号为S4000、S3000、S50。其中,S3000板卡产品2023年开始出货,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接近200%;对外销售一体机产品的型号为S4000、S3000、S2000;主要销售的集群产品为S3000集群、S4000集群、S5000集群,合计销售10套集群。

此次IPO,摩尔线程拟募资80亿元,并将应用于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关于未来发展安排,摩尔线程表示,将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国产工艺下的图形架构创新,推动新一代图形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同时,重点布局AI+图形融合市场,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数字孪生等高增长领域,满足市场对高性能、高AI能力+图形融合GPU能力的需求。

百奥赛图上半年扭亏为盈

百奥赛图于9月17日更新IPO上会稿。据上交所上市委公告,该公司将在9月24日科创板首发上会。该公司于2023年6月20首次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2023年7月18日获问询,到如今已用时超过两年。

百奥赛图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临床前CRO以及生物技术企业。该公司基于自主开发的基因编辑技术提供各类创新模式动物以及临床前阶段的医药研发服务,并利用其自主开发的RenMice全人抗体/TCR小鼠平台针对人体内千余个潜在药物靶点进行规模化药物发现与开发,并将有潜力的抗体分子进行对外转让、授权或合作开发。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百奥赛图实现营收分别为5.34亿元、7.17亿元、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2亿元、-3.83亿元、3354.18万元。2025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为6.21亿元,同比增长51.27%;归母净利润为4799.91万元,而上年同期为-5067.3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科创板IPO,百奥赛图计划募集资金11.85亿元,较最初申报的18.93亿元有所缩水。募集资金将投向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项目、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具体来看,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4.54亿元,旨在扩充公司模式动物的生产能力并提高药物体内外筛选的对外服务能力;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项目拟投入3.16亿元,用于提高公司抗体药物大规模的早期发现及筛选服务能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人体内有上千个潜在的药物靶点,而自1986年以来首个抗体药物获批以来,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仅有针对70余个靶点的100余种单抗药物获得美国FDA及欧盟EMA批准上市。

关于未来发展规划,百奥赛图表示,计划利用RenMice小鼠平台,大规模发现新颖而多样的全人候选抗体分子,转让/授权给其他合作伙伴或进行合作开发,少量抗体分子会自主推动后续的IND申请及早期临床试验,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此外,将计划依托于其海外的设施及员工基础,加强与海外制药公司的业务联系,持续拓展海外CRO业务。

恒坤新材IPO注册生效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于2024年12月26日获得受理,2025年1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2025年8月29日上会获得通过,2025年8月29日提交注册,证监会在2025年9月12日同意了公司IPO注册申请。

恒坤新材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与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及90nm技术节点以下逻辑芯片生产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是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上市报告期内,该公司已量产供货的产品包括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光刻材料,以及TEOS等前驱体材料,量产供货款数随产品验证通过持续提升。

在关键材料技术领域,恒坤新材不仅储备或开发了ArF光刻胶、SiARC、Top Coating(顶部涂层)、硅基与金属基前驱体材料等核心技术,相关新产品还已推进至客户验证流程。其中,ArF浸没式光刻胶目前已完成验证并开启小规模销售。

业绩方面,恒坤新材增收不增利问题突出。2022年至2024年,恒坤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3.67亿元、5.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1.00亿元、0.90亿元、0.97亿元。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亿元和4158.45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3.74%和-5.71%

本次IPO,恒坤新材拟募集资金10.07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两大募投项目。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恒坤新材将实现前驱体、SiARC、KrF、ArF等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的国产化。

科创板最新动态 A股IPO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