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泰凌微端侧AI芯片已有头部音频类客户进入量产; ②凌云光调整第四次回购计划回购价格上限至52.00元/股; ③品茗科技:预计无法在9月22日复牌 股票继续停牌; ④天准科技称人形机器人控制器业务已获多个知名客户订单。
《科创板日报》9月19日讯 今日科创板晚报主要内容包括:泰凌微端侧AI芯片已有头部音频类客户进入量产;凌云光调整第四次回购计划回购价格上限至52.00元/股;品茗科技:预计无法在9月22日复牌 股票继续停牌;天准科技称人形机器人控制器业务已获多个知名客户订单。
【热点聚焦】
简讯:
工信部: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
2025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工信部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产业链优势。下一步,将加强产业统筹布局,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面向中长期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积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差异化、特色化开展锂电池产业规划布局。
深度:
【科创板公司】
思科瑞:2022年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涉嫌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 9月23日起证券简称变成为ST思科瑞 9月22日起停牌1天
思科瑞(688053.SH)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四川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查明,思科瑞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思科瑞被警告并处以二百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舒晓辉、张亚、马卫东、涂全鑫分别被警告并处以一百二十万元、八十万元、八十万元、八十万元罚款。该行为涉嫌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构成违法行为。根据《上市规则》相关规定,思科瑞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A股简称变更为ST思科瑞,扩位简称变更为ST思科瑞微电子。停牌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实施起始日为2025年9月23日。实施风险警示期间,公司股票不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交易,投资者当日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累计买入的公司股票数量不得超过50万股。
泰凌微:端侧AI芯片已有头部音频类客户进入量产
泰凌微(688591.SH)公告称,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会上,泰凌微总经理盛文军回复有关IoT边缘处理芯片布局时介绍,公司推出的端侧AI芯片是通用性芯片,可应用于音频、智能家居、医疗等多个领域。目前有头部音频类客户进入量产,汽车、模组、游戏、谷歌的一些项目也处于小批量阶段,还有一些项目在设计过程中。今年二季度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人民币千万元规模。
凌云光:调整第四次回购计划回购价格上限至52.00元/股
凌云光(688400.SH)公告称,为保障回购股份方案顺利实施,公司决定将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由34.98元/股调整为52.00元/股。除此调整外,回购股份方案的其他内容不变。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0,000万元。董事会已审议通过该调整方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品茗科技:预计无法在9月22日复牌 股票继续停牌
品茗科技(688109.SH)公告称,公司仍在积极推进重大事项的各项工作,预计无法在2025年9月22日上午开市起复牌。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9月22日上午开市起继续停牌,预计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此前公司公告,因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18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安凯微:拟2000万元增资视启未来获得其4%股份
安凯微(688620.SH)公告称,公司拟以2000万元增资视启未来。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视启未来4%股份。标的公司由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孵化,并承接了IDEA研究院发布的通用视觉大模型DINO-X的核心研发团队及知识产权。本次对外投资是基于公司深耕智能视觉领域的长期战略规划,结合全球智能硬件市场对高能效计算与场景化AI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为加速AI+场景应用软硬件技术协同创新并增强差异化竞争力进行的战略布局。
和林微纳: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和林微纳(688661.SH)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骆兴顺出具的《关于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的告知函》,决定提前终止本次股份减持计划。骆兴顺在减持计划期间共减持2,278,31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2%,未完成原计划减持不超过1.5%的股份。
新相微:拟1亿元增资关联方北电数智
新相微(688593.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相技术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对北电数智进行增资。北京电控持有新相微12.30%的股份且新相微董事董永生为北京电控副总经理,北电数智为北京电控的控股子公司,因此北电数智属于新相微的关联法人。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投资事项尚需有权国资主管部门履行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
当虹科技发布BlackEye 2.0 多模态空间大模型 与阿里云合作打造自主可控AI大模型解决方案
当虹科技今日发布BlackEye 2.0 多模态空间大模型,并与阿里云签约,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AI大模型解决方案;与云深处科技、亚太星通、星展测控联合发布融合卫星通信的机器人新品;与镜识科技、浙江广电新媒体战略签约,联合发布家庭机器人产品。当虹科技董事长孙彦龙宣布公司战略从“以视频为核心”迈向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核心。
龙迅股份: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龙迅股份(688486.SH)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相关工作,以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投融资及运营能力,持续吸引并聚集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目前,公司正计划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具体细节尚未确定。本次H股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并需取得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备案、批准或核准。
天准科技:人形机器人控制器业务已获多个知名客户订单
天准科技(688003)9月19日于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半年报披露: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控制器业务显著增长,已经获得多个知名客户的订单。其中,与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持续深度合作,已取得其首批1400万元订单。
【发审动态】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2025年第40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摩尔线程2020年成立,专注研发设计全功能GPU芯片及相关产品。
【创投风向标】
凌光红外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红外光学仪器研发生产商苏州凌光红外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由IDG资本、启高资本共同投资。公司将持续优化以锁相成像为核心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拓展其在芯片分析、材料科学、医疗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凌光红外专注于工业、科研与医疗领域的高端红外光学仪器研发,此前已获IDG资本多轮投资。
赛感科技获Pre-A+轮融资 深智城产投、稳正资产投资
近日,柔性智能传感器研发商赛感科技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深智城产投、稳正资产。赛感科技成立于2023年,聚焦高性能柔性智能传感器、电子皮肤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医疗健康领域。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产品迭代和市场拓展。根据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以2025年9月为预测基准时间,后续2年的融资预测概率为88.09%。
联想创投旗下基金等入股维他动力 后者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商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维他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联想创投旗下广州联想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南达晨财智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渶一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40万人民币增至约159万人民币。维他动力是一家具身智能创业公司,专注于消费级机器人产品的研发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