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关键外交博弈节点前夕 欧盟提出以色列贸易、官员制裁措施
①欧盟委员会周三提出对以色列实施贸易和个人制裁,包括部分暂停自贸安排、制裁极右翼部长与定居者,以回应加沙人道主义危机;
                ②制裁方案能否落地取决于各成员国立场;与此同时,欧洲多国正推动承认巴勒斯坦,一场激烈的外交博弈即将于下周展开。

财联社9月17日讯(编辑 史正丞)据央视新闻报道,欧洲委员会周三公布拟对以色列进行制裁的一系列措施,以施压其改变对加沙战争的立场。

欧盟表示,制裁措施包括部分中止《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与贸易相关的事项,以及对两名以色列极右翼部长(国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实施制裁。

欧盟是以色列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约为426亿欧元。如果自贸安排被暂停,以色列将面临与其他未与欧盟达成贸易协定的国家相同水平的关税。欧委会官员介绍称,拟议措施将影响约58亿欧元的以色列出口,预计将会产生每年约2.27亿欧元的关税收入

欧盟同时提议,对“暴力”以色列定居者和10名哈马斯高级成员实施一揽子制裁。

贸易制裁能否落地 德国很关键

加沙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局势,正在不断增加欧洲领导人采取行动的压力。在欧洲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以及部分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如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强烈呼吁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在上周首次提出制裁以色列的想法。

据新华网,冯德莱恩10日在欧洲议会全会上表示,加沙正在发生的人道主义危机“震撼了世界的良知”,欧盟拟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加以应对。

按照欧盟的议事规则,暂停自由贸易安排需要得到合格多数支持——获得27个成员国中至少15国同意,且覆盖至少65%的欧盟人口。

一名欧盟外交官透露,这项提议能否通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国,而德国迄今为止一直不愿对以色列实施欧盟层面的制裁。德国政府发言人周三回应称,德国尚未对欧盟的提案形成最终意见,并希望与以色列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另外对于以色列内阁成员的制裁,则需要欧盟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除了德国外,奥地利、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国家也持续反对这些措施。

以色列外交部长吉迪恩·萨尔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欧洲的提案“在道德和政治上都是扭曲的,希望这些提案不会被采纳”

关键外交博弈节点临近

纵使有内部反对声音,欧盟选择此时提出制裁以色列,背后也有外交节点的考量。

联合国大会第80届会议一般性辩论将于下周开始,加沙问题自然是重中之重。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宣布,法国将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也表示计划在本月承认巴勒斯坦,但附带条件。

联合国大会也在9月初决定,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将于9月22日、即联大高级别周期间恢复举行

面对这一轮外交施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下令拒绝巴勒斯坦部分官员的签证申请或吊销其签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届时能否出席仍是未知数。随后美国又进一步扩大签证限制,已全面暂停向巴勒斯坦护照持有人发放非移民访客签证。此举遭到大量国家批评。

有多少欧盟国家承认巴勒斯坦?

欧盟27个成员国在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立场分歧。

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在1988年承认了巴勒斯坦,那时他们还未成为欧盟成员国。前捷克斯洛伐克也在1988年承认了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但1992年分裂后,捷克尚未承认该国,而斯洛伐克继续承认。

2014年,瑞典成为第一个以欧盟成员国身份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随后西班牙、爱尔兰和斯洛文尼亚在2024年跟进。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马耳他此前已宣布计划在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

环球市场情报 中东冲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