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港股恒科指估值处历史低位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
①在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和Hibor利率回落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哪些板块最可能成为资金重点配置方向?
                ②南向资金近年来在港股市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一趋势对港股定价权和市场结构会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

财联社9月16日讯(编辑 胡家荣)近期,人工智能热潮持续升温,港股市场显著受益。华鑫证券分析指出,随着美元降息周期开启,港股补涨行情有望延续。

该机构特别强调,恒生科技指数目前仍为“估值洼地”——其PE-TTM为23.12,处于历史31.09%分位水平,明显低于科创50的184.35和创业板的42.32,预计该指数有望冲击年内高点。

医药板块方面,尽管此前受特朗普可能推出医药制裁的消息影响,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一度单日大跌近8%,但随后迅速反弹,显示出在基本面支撑下资金对创新药板块的配置意愿依然较强。随着国内创新药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以及海外药企面临专利到期和营收压力,创新药“出海”正成为互利共赢的选择,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当前创新药板块20日均线支撑坚实,港股通相关标的或迎来布局机会。

港股量化择时方面,华鑫证券认为,港股市场稳定性优于A股,但博弈性相对较弱。在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下,香港Hibor利率已从4%回落至2%左右,卖空成交占比持续下降,市场情绪逐步回暖。建议关注阿里巴巴引领的中概互联板块,以及港股通医药股的低吸机会。Hibor利率回落也有助于缓解香港地产市场资金压力,地产板块或迎来阶段性反弹。

资金面上,南向资金正加速流入。

根据EPFR全球基金资金流动数据,将注册地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以外的基金定义为外资,并可进一步区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基金,以此追踪外资对香港权益市场的配置变化。2021年以来外资净买入节奏有所放缓,截至2025年4月16日,外资净买入63.70百万美元,较前期增加90.42百万美元。

南向资金净买入已成为当前港股市场资金面的关键指标。由于港股市场对内地投资者的开放程度仍有限,南向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境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港股的边际配置意向。近年来,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南向成交占港股总成交的比例持续提升。尤其是在2024年以来,南向资金已成为支撑港股市场的重要增量来源,体现出内地投资者对港股中长期投资价值的广泛认可。

港股机构观点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