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罕见违规!券商员工推介虚假金融产品,导致客户重大损失
①9月16日,华安证券营业部人员因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受到处罚,相关违规情形或为年内首份罚单;
                ②涉事人员所属营业部因未对从业人员廉洁从业情况进行考核被出具罚单。

财联社9月16日讯(记者 赵昕睿)据四川证监局最新披露,因华安证券营业部人员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相关人员与营业部一同被出具罚单。

具体来看,此次两张罚单指向两类违规情形:

一是,经查,华安证券成都东大路营业部人员田柯工作期间,存在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是,华安证券成都东大路营业部未按规定对员工在职期间的廉洁从业情况予以考察评估。

基于上述事实,华安证券营业部人员田柯被监管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营业部则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财联社记者进一步梳理今年券商营业部罚单情况发现,过往因“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这一情形被处罚的案例并不多见,此次华安证券相关罚单或为年内首份针对该违规行为的营业部罚单。这一违规事件也暴露出公司在营业部人员廉洁从业行为管理上的疏忽。

涉事人员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

四川证监局对华安证券营业部人员出具的罚单中,两项违规事项尤为值得关注:一是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并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二是该行为已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

尽管罚单未披露具体损失金额,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已明确,经营机构应坚持客户利益至上原则,这其中还包括防范其利用职务便利从事违法违规的规定。

从违规依据来看,涉事人员违反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即违规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违规兼任可能影响其独立性的职务或者从事与所在机构或者投资者合法利益相冲突的活动。

财联社记者结合以往个别案例,梳理出营业部人员推介虚假金融产品的四类典型违规行为:

其一,冒用机构名义、伪造资质引流。部分从业人员(甚至离职人员)注册与原任职券商相似的名称,通过非法获取的客户信息,以短信、社交群组等渠道推送虚构产品,同时伪造证券公司公章制作认购合同,借此误导原机构客户;
其二,借职务便利与话术包装“内部产品”。这类人员常声称虚假产品是券商自有项目,仅对内部人员开放认购资格,还会针对不同投资者设定差异化年利率,以此增强吸引力;
其三,伪造公章提升虚假产品可信度。通过伪造证券公司公章制作认购合同,为虚假产品“背书”,降低客户警惕性;
其四,私设账户接收投资款。要求客户将投资资金转入本人银行账户,而非机构指定的合规托管账户。

针对此类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曾结合先前案例,明确过识别非法证券活动的核心技巧,具体可总结为“查牌照、辨账户”两步:

一是核验机构合法性。投资者可通过证监会官网“合法机构名录”或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公示”栏目,输入机构全称核验证券/基金牌照。
二是警惕异常转账要求。凡要求向个人账户、非银行托管账户转账的,均为非法行为。

营业部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廉洁从业考核

华安证券从业人员的违规操作也牵扯出所属营业部管理体系的疏忽。

营业部罚单披露,根据相关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将工作人员廉洁从业纳入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在遇有人员聘用、晋级、提拔、离职以及考核、审计、稽核等情形时,对其廉洁从业情况予以考察评估。

华安证券营业部未落实上述要求,也因此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从行业整体生态来看,廉洁从业是证券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保障。近年来,监管层对券商廉洁从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加码,仅2024年就有多家券商及从业人员因廉洁问题收到罚单,涉及违规兼职、利益输送、违规炒股等多种乱象,而这一监管态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

除本次华安证券的2张罚单外,据易董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17张罚单与违反证券经营机构及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相关,涉及10家券商,具体包括长城证券、天风证券、中天国富证券、恒投证券、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光大证券、华源证券及华龙证券。

针对券商廉洁风险防控,中证协在今年举办的合规管理与廉洁从业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上表示,按照相关细则要求,需将廉洁从业制度要求有效落实到各个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针对信息系统采购等高风险领域和投资银行等重点业务制定具体的廉洁风险防范措施,运用科技手段精准识别和防控廉洁风险,使廉洁从业真正成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不断筑牢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廉洁从业防线。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