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复星医药:下半年创新药有望填补成熟药下降缺口|直击业绩会
①复星医药CFO陈战宇表示,受医保行业政策影响,上半年成熟药品营收下降,预期下半年创新药品的收入增长将逐步弥补成熟药的下降影响;
                ②公司CEO刘毅称,上半年北美业务下降,主要受当地高利率对医疗美容器械的抑制影响。针对市场变化,公司陆续推出新产品以及商业模式优化。

财联社9月16日讯(实习记者 顾昭玮 记者 武超)“虽然创新产品利润贡献持续提升,但还没有完全弥补成熟药下降的缺口。”在9月16日复星医药(600196.SH)2025H1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高级副总裁、CFO陈战宇表示,“预期下半年创新药品的收入增长将逐步弥补成熟药的下降影响。”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陈战宇解释称:“成熟药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医保行业政策影响,(营收)有所下降。”

利润方面,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主要来自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61亿元,同比下降23.39%,原因在于营收减少,以及2024Q4由合营企业转为全资子公司的复星凯瑞尚处于投入期,对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亏损相应增加等。

分板块来看,制药业务仍是公司收入的主体,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9.01亿元,同比下降5.29%。其中,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6%。

医疗健康服务业务H1实现营业收入35.92亿元,同比下降1.83%,主要受医疗收费目录价格调整及药品集中采购影响、部分在建工程转固带来的折旧上升,以及康复专科连锁新业务处于开办前期固定开支较高等因素影响。

上半年医疗器械和医学诊断业务营业收入为19.55亿元,同比下降5.51%。陈战宇表示,原因系受到地缘政治影响,货物运送受限,导致部分收入延迟至下半年确认;同时,上半年内北美等地销售也有所下滑。

对此,公司CEO兼总裁刘毅补充称,上半年北美业务的下降主要受当地高利率对医疗美容器械的抑制影响。针对市场变化,复锐医疗科技持续优化运营模式,陆续推出Universkin、Alma IQ等新产品以及商业模式优化,以带动业务回升。公司持续关注中美关税及贸易政策变化,并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包括合理安排产品库存、推进部分产品本地化生产等。

公司在商保创新药目录方面的谈判进展是市场关注焦点。8月,复星医药旗下的复星凯瑞的CAR-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奕凯达)通过了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

展望后续,复星医药执行董事、董事长陈玉卿表示:“公司将积极参与后续谈判和评审。价格方面,公司将遵循国家医保和商保谈判机制,综合成本、药物经济性、市场等因素制定策略……(药品)产能可满足现阶段及未来商业化需求。”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上半年合计支出25.85亿元,同比下降5.59%。公司解释称,H1创新药研发投入同比增加,同比下降系仿制药管线及平台费用优化所致。

研发及商业化进展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 4 个创新药品共 5 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包括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复妥宁(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欧盟、英国等地海外批准)、万缇乐(盐酸替那帕诺片)。此外,公司上半年实现2个创新药的海外BD,以及4个创新药的上市申报。

针对新上市创新药的市场前景,陈战宇对以投资者身份提问的财联社记者表示:“4款药物已启动学术推广和市场教育,随地方挂网和医院准入,预计将在未来数月按各自适应症和各市场准入节奏陆续放量。”但其未对记者有关药品预期收入规模的问题作出回答。

管理层方面,公司在二季度迎来重大调整。4月29日,复星医药官宣“换帅”,由陈玉卿接替吴以芳担任复星医药董事长、执行董事;关晓晖接替王可心担任复星医药联席董事长。履新前,陈玉卿主要在人力资源条线任职,于2010年加入复星后,历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位,随后进入公司管理层;关晓晖则具备财会背景。

记者直击业绩会 医药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