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日,中核集团“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 ②当核聚变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大幅跃升时,即可进入燃烧阶段; ③华泰证券预计,可控核聚变将于2040-2050年走向商业化目标。
①2月18日,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难题提供全新突破口。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②研究团队自主研发出“强氧化原子逐层外延”技术,实现原子层精确逐层生长。
①AI产生的巨大能源需求,正驱动聚变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 ②2025年全球核聚变领域的投资持续火热,技术突破和资本涌入正在加速其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