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头部券商正计划将数金部独立运营并成立互联网分公司,打造集约化运营模式; ②设立互联网分公司本质是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将集约化运营从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业务体系; ③方便落地导流并运营客户和考核经营成果是设立的出发点之一。
财联社9月15日讯(记者 高艳云)券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密集召开,行业关注焦点渐次明晰。
9月15日,东兴证券、国联证券、财达证券等3家券商集中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截至目前,已有24家券商及相关上市主体完成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除上述3家外,还包括太平洋、哈投股份、华西证券、中原证券、国金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南京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国元证券、东吴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华泰证券、东北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国盛金控、西南证券等。
后续业绩说明会仍将密集推进。根据公开安排,未来还将有9家上市券商举办业绩说明会,包括9月16日举办的财通证券,9月17日举办的华创云信、兴业证券,9月19日举办的中金公司、首创证券、红塔证券,9月26日举办的中泰证券,10月10日举办的华安证券,10月17日举办的天风证券。
从已召开的24家券商业绩说明会内容来看,市场关注焦点集中于业绩表现、自营业务、并购重组、再融资、业务转型、经营效率及国际业务等七大维度。
焦点一:业绩增长获支撑,券商对下半年预期乐观
上半年券商业绩表现亮眼,各家券商普遍将业绩情况作为业绩说明会的开篇重点,并详细解释了业绩变动的原因。
财达证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的同比增加。
国联民生总裁葛小波称,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协同赋能”和“内生增长”为主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公司证券投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条线实现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上年同期比较基数较小,本期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券商普遍对下半年业绩高增长趋势乐观。华泰证券称,三季度以来,市场交易持续活跃,有望对公司后续经营业绩带来正向影响。
招商证券执行董事、总裁朱江涛表示,下半年公司将全力完成目标任务,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更大地发挥功能性作用;二是加强招商局集团内、公司内的协同建设,提升协同价值;三是完善稳定多元的收入结构,提升风险抵抗能力;四是聚焦特色发展,持续打造“AI证券公司”,探索国际化道路。
焦点二:自营业务侧重多元配置,稳健策略仍是主流
自营业务收入增长成为多家券商亮点,头部券商普遍强调稳健配置与绝对收益理念。
中信证券称,公司证券投资业务持仓资产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和客户需求对冲端股票为主,整体资产配置效果较好。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思路和风格,积极把握市场节奏和交易机会,不断推动公司业务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银河证券则披露了明确的配置方向,高科技行业投资是公司权益投资业务配置方向之一。总体上看,公司投资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配置结构较为均衡。
中信建投董事长刘成介绍,自营权益投资方面,公司坚持绝对收益、稳健控制风险,积极把握阶段性和结构性市场机会,同时控制敞口较好应对市场波动。
东兴证券在自营业务转型上成效显著,总经理王洪亮表示,公司近年来持续推动权益自营业务去方向战略转型,立足长期价值投资,成效显著,投资品种不断拓展、投资策略不断丰富,已经形成了多品种、多市场、多策略的去方向投资体系。
焦点三:行业整合持续升温,资源协同成为关键词
随着券商行业并购重组案例陆续落地,整合与协同成为业绩说明会上的高频词。
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方面,国盛金控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公司将以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为契机,进一步聚焦证券主责主业,加快资源整合,提升国盛证券的品牌效应优势。
中信证券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增长在战略上的平衡,巩固境内领先地位,做大做强国际业务,加快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银河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晟指出,当前证券行业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决定行业格局的因素比较多,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未来集中度有望提升。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巩固内生发展动力,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稳中求进,稳步推进一流投行建设。
在王洪亮看来,当前证券行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实现业务互补与区域协同,公司将积极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在专注于主业发展的同时关注行业并购重组机会,致力于长期为股东创造价值。
国泰海通董事长朱健表示,站在新起点,公司将立足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握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特点和证券行业演变趋势,锚定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一流投资银行愿景目标,坚持把功能性放在首位,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全面释放整合融合效能,加快推动业务“综合化、专业化、平台化”转型,全力打造客户经营新模式。
国联民生党委副书记、总裁葛小波称,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新“国九条”后,首单落地的券商市场化并购案例,公司将继续按照监管要求妥善有序推进整合工作。
焦点四:定增等再融资受关注,资本补充助推业务拓展
证券行业定增再融资动态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重点,东吴证券、南京证券等机构的定增计划受到投资者密切关注。
东吴证券定增募资不超60亿元,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预计不会对下半年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有效期已延长至明年7月4日,南京证券表示,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目前仍处于上交所审核阶段,尚需经上交所审核通过并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王晟表示,公司高度重视资本补充相关工作,持续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不断丰富融资工具,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资本补充,以保障资本充足水平。
此外,有投资者催促华泰证券“现在正是配股好时机,建议启动配股流程”,公司仅礼貌回应“感谢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焦点五:业务转型加速推进,特色化发展成共识
多家券商在业绩说明会上详解业务转型路径,特色化发展成为核心方向。
西南证券称,公司积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推动研究所提档升级为研究院,从传统卖方研究机构向“卖方研究+内部赋能+智库建设”模式转型,进一步完善对财富客户、产业客户和机构客户的研究服务体系。
中信建投在财富管理转型上成效显著,截至上半年末,中信建投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突破2800亿元,买方定制业务、非货ETF保有规模均同比翻倍。刘成表示,公司坚持研究驱动迭代产品供给体系,优化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策略,在公募、私募和固收产品等方面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公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
东兴证券则在研究业务与投行业务领域同步发力,东兴证券时隔六年后首次公开招聘首席经济学家。王洪亮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研究业务以价值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充实宏观研究力量,夯实企业价值挖掘的宏观研究基础。
东兴证券半年报透露“上半年实施投资银行业务架构改革,业务管理团队由团队制向项目制转变”。王洪亮对此回应称,此次调整使投行业务管理更加精细化、集约化,更加适应行业竞争态势,内外部协同更加高效顺畅。未来,公司将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努力推动投行业务实现新发展。
焦点六:多措并举提升ROE,优化资产与成本结构
如何提升净资产收益率(ROE)及经营效率,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经营问题。
太平洋称,未来公司将依托营业网点,以线上服务为辅助,为各类客户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财富管理服务;融合经纪、直投、投行、并购、资管等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投融资服务;发挥在债券领域的研究、交易、定价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做大做强。
东北证券表示,上半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4%,较上年同期提升1.53个百分点。未来,在充分考虑风险、收益平衡的前提下,持续优化资产配置,提升资金运营类业务收益水平。在加快传统业务转型、大力发展轻资产业务的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融资工具,提升客户拓展和服务能力,努力发展资本中介业务,有效加强公司经营成本管控,持续提升ROE水平。
焦点七:国际业务多点突破,跨境布局持续深化
多家券商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国际业务进展,跨境布局成为业务增长新亮点。
申万宏源称,2025年上半年子公司申万宏源(国际)实现营业利润1.74亿港币,同比增长519%。在境内外一盘棋的带动下,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夯实业务基础、加强风险管控,着力提升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轻资本业务核心能力,加大境外融资并购、境外财富管理等业务布局,服务国内企业出海和产业链国际化。
太平洋称,公司作为云南本土的上市券商,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公司业务范围辐射至东南亚。目前通过参股老-中证券参与东南亚资本市场。今年上半年,老-中证券实现营业收入748万元,净利润516万元。
此外,香港虚拟货币业务进展也受到投资者关注,但多数券商未披露具体布局。其中,光大证券表示已关注行业动态,正积极开展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