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5年,市场可能形成“量化主导流动性、主观深耕价值发现”的新平衡。
9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浩然科技大厦内氛围热烈、活力满溢,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与“AI驱动创变,薪火传递新程”主题开学嘉年华活动在此同期举办。这场科技与学术深度交融的盛会,以多元创新形式,让入学新生们沉浸式感受中银科技金融学院“科技金融,双向赋能”的战略,体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发展理念,也为新生们开启成为“面向未来的全球顶尖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国家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激活发展动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培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以“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全球顶尖科技金融学院”为愿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上海城市发展定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承担起人才培养、交叉科研、成果转化、高端智库等职能。自2022年成立以来,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开设涵盖全国首个技术转移硕士MTT、科技金融MBA、金融硕士MF等核心专业课程,为国家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专业人才。技术转移硕士MTT、科技金融MBA、金融硕士MF等专业项目充分发挥产学研创新主体的协同效应,打造融汇“产、学、研、创、用”各方资源的聚合型平台,也力争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一套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方案,贡献交大智慧。
开学典礼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书记李厚锐来到现场为活动致辞,他表示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培养科技金融领域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这里既有交大“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精神基因,也有金融行业“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的实践底色。未来几年,新生们将在这里跨越“科技”与“金融”的边界,探索“创新”与“实践”的融合。
在庄重的校徽授予仪式中,校领导与学院领导共同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全体师生齐声唱响交大校歌,激昂的旋律中,新生们的归属感与使命感愈发强烈。
当天典礼与活动亮点纷呈,科技展示与学术交流深度联动,紧扣科技成果转化理念。浩然科技大厦一楼,智元机器人、中电科机器人等企业带来机器人专场表演,其中智元机器人的《机甲战鼓》《机甲京剧》等节目,展现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成果,也诠释了科技金融的专业定位。随后,“思享荟pro-科技成果转化专题讲座”举行,方天叶、王闯、王亚培三位嘉宾,围绕“跨境技术转移新工具 (RWA)”“智能AI应用”“资本突围”分享,还通过圆桌对话与新生互动,助力新生明确职业方向。除了硬核的科技展示与学术讲座,活动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与服务环节。第三届科金学联在报告厅精彩亮相,主席团与部长团通过个性化展示,展现学联活力,并以 “AI破界,新声创变”为主题开展圆桌互动,邀请新生共同探讨AI时代技术转移的新可能。一楼学联文体俱乐部展示区,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科金跑团、舞蹈研习社等俱乐部社团热情招新,为新生搭建起社交与兴趣培养的平台;趣味沙龙“职场颜值守护”与交大安泰 EMBA 摄影协会特邀摄影师传授 “高效出片技巧”,兼顾健康与生活美学。
当前,国家与上海市正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力度,科技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果转化投资规模逐年攀升,科技金融人才、技术转移人才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此次迎来2025级新生,既是对国家科创人才培养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不断践行“科技金融,双向赋能”战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随着本次新生开学典礼与主题开学嘉年华活动的圆满落幕。新生们也将开启校园学习生涯,通过学习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投融资、产业数字化等领域等专业知识和能力,成长为连接实验室与市场的“科技红娘,亦或是推动资本与技术融合的“领军人才”,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为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