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平安产险受邀参加2025外滩大会,以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实力护航中国科创发展

9月10日-13日,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盛大召开,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位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通过深度对话与智慧碰撞,共同擘画一幅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赋能百业振兴的宏伟蓝图。平安产险作为中国保险科技领域的创新代表,受邀出席金融CIO数智跃迁闭门会及“打造为科技创新而生的金融生态体系”圆桌对话,面向行业分享公司数字金融“AI in All”战略落地与科技金融生态构建的创新实践。

数字金融:“AI in All”平安产险数智化跃迁实践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平安产险代表透露公司现已进入3.0深化阶段,聚焦“5智”,全面推进"AI in All"战略。

在智能营销领域,依托AI工具矩阵在热门社交媒体平台实现内容生产、用户触达、需求转化的智能化闭环,公域获客破300万;

在智能服务领域,升级后的鹰眼3.0系统构建"灾前预防-灾中响应-灾后理赔"智能闭环助力防灾减损,整合"河图"风险图谱、"相风"气象预警及四维物联网监控网络,已覆盖7000余万客户,累计发布风险预警超60亿次;

在智能运营领域,智能出单助手实现信息自动录入、方案智能调整、报价出单全自动化处理。AI出单率达90%,作业耗时从5分钟压缩至1分钟;

在智能经营领域,ChatBI助手打造全面灵活的问数能力以及高效精准的分析能力,结合策略仿真预演功能,推动经营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目前AI策略采纳率超60%,人均产能提升20%以上;

在智能管理领域,公司构建垂域理赔大模型整合46万车型数据库、亿级理赔案例库及亚秒级OBD诊断数据,车机数据解读精准度达95%,成功识别套牌、扩损等欺诈行为,累计实现理赔降损超1亿元。

上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坚实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平安产险智能体平台已覆盖90%员工,月访问量达亿级,普通业务人员1天即可上线AI应用,大幅降低技术使用门槛;知识工程沉淀万亿token知识,80%由业务端贡献,使生产效率从"天级"跃升至"分钟级";存储工程通过OceanBase一体化架构,实现数据存储成本降低80%、开发效率显著提升。

平安产险在数字金融领域落地“AI in All”战略,以及所搭建的智能体平台、沉淀的知识工程等AI基础设施,不仅实现自身数智化跃迁,更成为赋能科技金融生态的核心支撑。为进一步聚焦科创企业需求,探索保险科技赋能科创生态提供实践路径。

科技金融:保险科技赋能科创生态的前沿实践与思考

科创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快成长特征,面临研发运营与成果转化风险,传统金融工具难匹配其需求。平安产险针对性构建多维风险产品体系:一是“科研费用损失保险”,覆盖关键人员流失、设备损坏等风险,以赔付助企业恢复研发;二是“知识产权保险”,保障侵权纠纷相关法律费用与经济损失。

此外,平安产险依托“物联网 + AI”实现工业互联网风控,在低空经济等领域推专属保障,无人机领域已承保超15万架、保额破900亿元。截至2025 年5月,其累计承保科技保险 108 万件,提供保障超4.6万亿元,支付赔款11.2亿元,稳居行业前列,为科创企业织就全周期风险缓冲网络,提升其信用与抗风险能力。

在破解融资困境上,平安产险针对科创企业缺抵押物、风险难评的痛点,构建 “一升级、两联动、三数据要素流通”机制:一是升级风控,从看“砖头”转向评估专利、团队等核心价值;二是推动银保政保两联动。银保联动推出“科技保险 + 科创贷款”,如陕西“研发保 + 研发贷”项目提速40%、降费30%;政保联动在多地实现补贴“免申即享”,福建补贴最高50%、年上限50万元;三是强化数据流通,与高校建科技保险实验室,研究企业风险并搭建价值模型,还探索新信用体系,联结各方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结语

平安产险将持续深耕科技金融领域,以科技保险为核心,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精准风险保障与 服务,进一步深化从“被动承保”到“主动赋能”的转型;同时锚定数字金融发展方向,以“AI in All”战略为牵引深化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技术优化服务效率、拓宽服务边界,为客户提供更有温度、更个性化的保险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大局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大金融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