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半年,AI产业在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进程明显加快,AI相关业务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②AI行业正从单一工具升级向多场景生态建设,竞争维度已从技术突破延伸至场景落地的较量,不少企业已制定清晰的AI发展路径。
《科创板日报》9月10日讯(记者 陈俊清) 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人工智能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于9月9日在上证路演网站线上举行。
本次参会的企业共包括博汇科技、绿的谐波、当虹科技、虹软科技、邦彦技术、优刻得、有方科技、安博通、格灵深瞳、光云科技、慧辰股份、索辰科技、奇安信、合合信息、三旺通信、罗普特、极米科技、倍轻松18家公司。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线上参会,并就市场关注的人工智能产业当前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规划,以及产业趋势与竞争情况等进行提问。
AI业务商业化进程加快
多个参会企业表示,今年上半年,AI产业在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进程明显加快,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领域,AI相关业务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其中,虹软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邓晖表示,在公司AIGC商拍业务上,公司升级了新一代视觉大模型ArcMuse2025 V1.1。在商拍产品升级上,8月1日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PSAI产品最新升级的功能,目前,PSAI产品已入驻淘宝、1688、抖店、京东、拼多多、Shein、亚马逊等多家主流电商平台服务市场。
今年上半年,因AI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的应用落地,当虹科技2025年半年度公司传媒文化业务收入增长24.11%。当虹科技独立董事高琦表示,无论是毛利率的提升还是净亏损大幅度收窄,都明显看到公司新产品新业务尤其是AI产品的贡献在增长和加速。
在网络安全领域,安博通董事长、总经理钟竹表示,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核心驱动为安全人工智能新产品线业务的突破性增长,公司在项目储备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扩展,中国香港客户的订单持续交付,使安全人工智能品类销售订单保持增长态势。
在军工信息化领域,邦彦技术正从传统的军工信息化企业向“云计算+AI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据悉,邦彦技术目前已形成“2+1+1”的业务布局,即两个事业部(融合通信事业部、信息安全事业部)和两条产品线(云PC产品线、AI Agent产品线)。该公司基于AI技术,构建智能融合通信服务平台,赋能传统军工业务。
今年上半年邦彦技术AI Agent产品实现收入96.70万元。邦彦技术董事长、总经理祝国胜表示,公司目前致力于打造零门槛的个性化数字IP创作平台,但新业务的开拓需要一定周期。
在数据分析领域,慧辰股份董事长、总经理赵龙表示,客户端的服务方面看,目前客户需求旺盛,公司持续推进AI相关业务的交付落地,公司已在数据智能业务交付的产品服务中有效结合融入AI相关技术研发成果,创新业务成长态势凸显,预计未来相关订单需求旺盛。
电商服务领域,光云科技旗下AI产品表现稳健增长。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快麦小智客服机器人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7.89%,主要得益于产品功能的持续优化与销售渠道的有效拓展。光云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谭光华表示,公司坚定将“大商家SaaS+电商AI SaaS”作为战略方向,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快麦小智客服机器人、深绘美工机器人及有成系列产品,相关AI产品线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
受益于AI解决方案等需求旺盛,有方科技以整机与云产品为核心,在数智城市领域布局存算力服务器,并切入算力租赁赛道。该公司于7月发布公告称拟向多家供应商采购服务器,采购合同总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
“算力云业务是公司重要的战略业务,公司将持续推动算力云业务的落地发展。目前公司算力云服务相关设备的采购在正常推进中。公司的云基础设施业务的相关采购成本波动对公司整体经营成本的影响较小,公司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供应链渠道,能够保障公司云产品业务的顺利推进。”有方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慷称。
竞争维度从技术突破延伸至场景落地
在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人工智能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上,AI领域的竞争态势成为焦点议题。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深化应用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快速迭代,行业正从单一工具升级向多场景生态建设,竞争维度已从技术突破延伸至场景落地的较量。
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大模型现在能做到的是让企业的能力和效率在原有竞争力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从而产生了一个“乘数效应”。各家安全厂商原有的竞争力基础有所差异,即“被乘数”有高有低,同时使用大模型的能力也并不相同,即“乘数”也有大有小,“相乘”后的结果确实可能改变其在行业内的位置。从这个意义来说,大模型能够影响网络安全行业的竞争格局。
祝国胜认为,当前AI行业的竞争呈现出“巨头筑基、垂直深耕、应用分层”的特点。他表示,在竞争中胜出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韧性,谁能坚持到最后;二是商业模式,必须找到有确切场景的路径。
据了解,邦彦技术2023年底决定战略转型,确立了“创民品,开新局”的经营方针,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布局网络通信、多媒体处理、云服务等领域。公司发布的NuwaAI智能体数字人平台,主要是面向未来人机共生生态,提供个性化数字IP创作平台,应用于内容创作、品牌营销、客户服务等智能化场景。
祝国胜进一步表示,关于算力基础设施价格波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也是当前AI行业发展的核心挑战之一。据介绍,邦彦技术采用混合云架构及战略合作等策略相结合,基于阿里云的云服务与算力基础设施,实现公司产品NuwaAI图像合成、实时语音互动处理、大规模模型训练与推理。
倍轻松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邓玲玲认为,当前AI行业逐步从同质化迈向差异化,聚焦长文本、多模态等领域。
倍轻松在AI业务商业化落地中,公司面临几大挑战。邓玲玲表示,一方面,需平衡AI项目前期高投入与短期难见经济回报的矛盾,确保成本与收益相匹配。另一方面,要克服技术与业务需求的错位,让技术团队深入理解业务痛点,使AI真正为业务赋能。同时,数据治理难题也亟待解决,包括数据分散、质量不佳、标注数据缺失等问题。
为应对行业竞争带来的挑战,博汇科技选择了加大研发投入的策略,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加大人工智能等新产品研发投入,算力租赁及合作研发等费用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49%。
“公司将根据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结合具体运营需求,采取多元化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协同赋能改善经营。”博汇科技董事长孙传明表示。
AI业务发展方向逐渐清晰
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成熟,AI从辅助工具向核心生产力转变。在缺乏AI布局就会丧失市场竞争力的这种“不进则退”的竞争态势下,不少企业已制定的清晰的AI发展策略。
钟竹表示,下半年安博通继续推进安全人工智能业务项目储备工作,协同公司主业共同发展,在AI与安全方面进行深度融合,运用AI技术提升安全攻防能力。
安博通近年来进行了AI+安全领域的布局,2024年4月发布国内首款商用AI防火墙,2025年上半年举行鲁班AI研究院正式成立仪式,并发布“异彩”AI交互架构,据悉,基于该架构已在医疗器械CRO领域落地,第一期目标节约30%左右人工,后续目标增至50%左右,推动安全从保障性资源向生产型资源转型。
索辰科技下半年的AI业务战略重点预计将围绕深化技术融合与拓展高价值行业应用展开。索辰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陈灏表示,在新兴应用场景布局上,除巩固特种行业、航空航天等传统优势领域外,公司将积极开拓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新能源电池等新兴市。
邓玲玲表示,下半年倍轻松将加大对传感器和精密控制电机的探索和研究,结合各大平台的AI大模型的基座,围绕个人健康管理方向,重点开发以线下深度按摩和智能理疗体验为主的服务型产品,2025年公司会在新品中逐步切入更为差异化的智能精密传动和控制技术。
格灵深瞳董事长赵勇表示,公司坚定推进“2+2”战略,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两大战略赛道,以及政务及特种、智慧教育两大创新领域开展符合国产信创标准的行业级大模型产品研发,并聚焦行业赛道重建销售团队,提升商业落地能力并优化客户结构。
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和数据智能应用的必要条件。据了解,慧辰股份采集数据包括自行组织采集和对外采购数据等方式,因此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采集外部数据。
赵龙表示,随着数据要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地,慧辰股份将通过对数据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在数据产品、数据资产、AI应用等多个层面体现价值,而随着AI相关技术与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将持续加大数据投入,为AI产品的形成和场景应用落地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