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华大智造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T7+ 因美纳缺位下行业竞争进入“新一轮技术迭代”
①T7+可在24小时内完成超14Tb的数据产出,是全球日交付能力最强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之一;
                ②国内基因测序行业正在经历技术升级,新品迭出的时期;
                ③因美纳被列入我国不可靠实体清单后,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也正在经历份额重新分配。

财联社9月9日讯(记者 卢阿峰)今日,基因测序设备龙头华大智造(688114.SH)正式发布DNBSEQ 系列最新款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T7+。这款搭载新一代DNBSEQ核心技术的设备,将24小时数据产出能力提升至14Tb以上,成为全球范围内通量最高、成本控制最优的临床级测序设备之一。

叠加因美纳被列入我国不可靠实体清单后在华业务受限的背景,基因测序基础设施的技术迭代和份额重排正在进入深水区。

化繁为简量速两全 国产阵营多点突破

在今日举行的华大集团全球新品发布会上,华大智造披露,T7+搭载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DNBSEQ™测序技术、StandardMPS 2.0测序生化体系以及多项创新技术,可支持4张载片灵活并行,单张载片最高产出数据量达3.6Tb。

在PE150读长下,T7+可在24小时内完成超14Tb的数据产出,是全球日交付能力最强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之一,平均每10分钟完成1例人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简称WGS),年WGS处理能力高达35,000个。

“T7+可赋能时空组学、细胞组学、蛋白组学、队列研究、农业育种、基础科研、临床研究、病原微生物、表观组学、癌症研究、转录组学等多个应用领域。无论是面向大规模人群基因组研究的高效推进、多组学分析中高深度数据的高效获取,还是临床研究场景下稳定、规模化的测序需求,T7+皆可将测序效率与数据质量提升至全新量级。”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表示。

据悉,T7+发布即发售,即日起接受订单;中国大陆区域现货供应,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区域2025年四季度陆续发货。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现场,华大基因(300676.SZ)、吉因加、贝瑞科技、美吉生物、欧易生物、派森诺、格致博雅等与华大智造签署合作协议,成为T7+首批签约客户。

事实上,国内基因测序赛道的技术比拼已进入白热化。真迈生物6月推出的GenoCare 3000,凭借“单分子+短读长”混合路线抢占肿瘤检测市场,其采用的表面荧光测序技术(SURF-seq)能实现对微量ctDNA的超高灵敏度检测。诺禾致源(688315.SH)年初推出的NGS 1000机型虽通量仅4.5Tb,但通过“设备捆绑服务”模式深耕科研市场,不仅拿下国内科研测序设备18%的份额,更中标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地方猪遗传资源评估等项目,将测序技术延伸至农业育种领域。安诺优达旗下ANNO-Seq 8000预计年底上市,据行业消息其将搭载自主研发的超高密度芯片。

因美纳缺位之下 份额抢夺战正在上演

T7+的上市恰逢基因测序设备市场格局剧变的关键时期。

今年3月4日,中国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发布第6号公告,正式将美国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核心处理措施为全面禁止其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这一禁令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即时生效。

公开数据显示,因美纳在华存量设备超3000台,2024年其大中华区收入约22亿元,其中超高通量设备需求占比超60%。

或受上述影响,华大智造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14亿元,虽同比小幅下降7.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1.04亿元,同比改善65.3%,第二季度单季已实现4.4%的净利率。公司解释称,因美纳被制裁后订单转化率显著提升,上半年测序仪出货量同比增长40%,其中T7系列占比达62%。

华大智造在半年报中还强调“将提升测序仪及配套设备新增销售市场份额作为阶段性的核心战略”,并披露上半年全读长测序业务(SEQALL)设备销售总量超700台、同比增加60.35%,累计测序仪全球装机量突破5300台。

刘健今日在媒体群访中也表示,“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我们肯定有帮助,半年报中披露的装机数大幅增长已经能看出来,华大智造作为龙头,会坚持自己的使命价值观,会聚焦科技创新和全球业务发展,不会因为友商列入清单而改变自己的发展规划和步伐。”

目前,测序仪行业也正在经历分化加剧的阶段。贝瑞基因(000710.SZ)上半年亏损扩大至2724万元,加权净资产收益率降至-1.64%,主要受上游设备依赖和存货减值拖累;而侧重服务端的诺禾致源(688315.SH)表现稳健,上半年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4.4%,海外收入占比首超51%,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华泰证券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行业研报中指出,国产设备与国际一线品牌的技术差距正在持续缩小,基因测序行业正迎来以国产补位、AI赋能和时空组学为核心驱动的新纪元。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