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丰倍生物上市获证监会批准 欧盟反倾销政策下毛利承压|公告解读
①丰倍生物IPO获批,拟募资7.5亿元扩产,布局生物柴油及微生物肥料新产品;
                ②受欧盟反倾销关税影响,国内生物柴油企业毛利率承压,行业寻求转型突围;
                ③丰倍生物股权高度集中,创始人平原合计持股85.40%。

财联社9月6日讯(实习记者 顾昭玮 记者 武超)“地沟油”变废为宝赛道迎来新玩家。继卓越新能(688196.SH)、嘉澳环保(603822.SH)、隆海生物(836344.NQ)之后,生物柴油企业丰倍生物上市获证监会批准。然而,受欧盟反倾销政策影响,行业毛利率普遍承压,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9月5日,中国证监会网站显示,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丰倍生物”)沪市主板IPO注册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同意,保荐人为国泰海通。

回溯丰倍生物IPO进程,2023年6月,公司主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共获交易所两轮问询。8月7日,公司IPO获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8天后,公司提交注册申请。

丰倍生物本次IPO拟募资7.5亿元,用于投资扩产,具体规划包括:新增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生物柴油)、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甘油0.82万吨,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其中农用微生物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肥料为公司新增产品。

招股书显示,丰倍生物主营业务以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为主,油脂化学品业务为辅,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81.68%、18.32%。前者主要产品为生物基材料(农药/化肥助剂等及工业级混合油)和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后者主要产品为DD油(用于提取天然VE)、脂肪酸等。

从市场地位来看,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有生物柴油产能10.5万吨,产能规模位居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第六,第一、第二名分别为卓越新能和嘉澳环保。结合产量来看,2024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约为171万吨,公司产量为8.01万吨,对应计算市占率约为4.68%。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丰倍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17.28亿元和19.48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1.23亿元和1.15亿元。公司解释,增收不增利原因系我国生物柴油出口减少。

生物柴油主要用途为与化石柴油调合后作为交通燃料,由于其绿色可再生能源特性,欧美等地均设立了强制添加标准,也因此成为生物柴油主要市场。

然而,近年欧盟市场对中国生物柴油出口设置贸易壁垒。2024年8月,欧盟开始实施12.8%至36.4%的生物柴油临时反倾销关税,旨在保护本土企业。随后,欧盟于2025年2月正式发布反倾销措施,设置10%至35.6%的阶梯关税,为期5年,主要针对氢处理植物油(HVO)与脂肪酸甲酯(FAME)两类产品,这两者是国内生物柴油主要产品形态,但将航空生物燃料(SAF)排除在外。

据欧盟政策文件,卓越新能被征收23.4%关税,丰倍生物及嘉澳能源面临关税则高达35.6%,而我国生物柴油产能前十其余玩家关税水平基本为21.7%。

受此拖累,丰倍生物及上述三家上市公司2024年毛利率均同比出现下滑。丰倍生物去年毛利率为11.67%,同比下滑2.28个百分点;卓越新能毛利率7.11%,同比下滑0.61个百分点;而嘉澳环保当年毛利率甚至为-4.94%,同比下降10.73个百分点。

就丰倍生物而言,2024年起公司生物柴油主要销售区域变为瑞士、新加坡等非欧盟地区新兴市场,且生物燃料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37.03%下降至2024年的19.01%,而生物基材料产业营收从44.91%上升至62.68%。

公司解释,变化原因系2024年工业级混合油收入增长,即部分生物柴油客户转向采购该产品以弥补需求缺口。从营收数据来看,工业混合油销售金额由2023年的4046.50万元增长至4.46亿元,生物燃料产品营收则从6.3亿元下降至3.70亿元。工业级混合油是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毛利率较低。

为应对外部挑战,公司透露,已经在SAF领域与Phillips 66等厂商开展合作,向生物航煤转型也是卓越新能、嘉澳环保的主要改革方向。而此次募资投产的农用微生物菌剂等生物肥料产品探索,或许也是公司探索的应对措施之一。

丰倍生物在股权结构上高度集中。本次发行前,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平原直接持有公司59.78%的股份,并通过众和商务和福倍汇盈分别控制公司16.94%和8.68%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5.40%,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热门解锁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